對洛陽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對策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3-08-26 10:00:07
1.可持續經濟發展的宏觀戰略
1.1打好藍天保衛戰在強調治標的同時,更要強調治標,在推行短期治理方案的同時,也要引入長期治理方案,只有以精細化的理念去推動治理、調控工作,從源頭上杜絕污染,從源頭遏制,從源頭抓起,才能確保大氣環境質量在有效治理中得到持續改善。
1.2加大推進碧水保衛戰力度,堅定不移地實施境內全流域治理戰略,真正把所謂的“水十條”落到實處,實現“四河同治”,實現“三渠聯動”,要把保護飲水工作擺在工作重點,把那些污染源集中起來,大力整治,讓它們無處藏身。把以洛新產業集聚區為代表的工業集聚區作為重點攻關目標,做好截污納管工作,進一步提高這類地區的污水實際處理率。
1.3嚴守生態保護與修復堅持“生態為民”的理念,重視并做好生態修復工作,堅決守住生態紅線,在此基礎上,為廣大人民構建強有力的生態安全屏障。
2.多種措施齊頭并進,改變環保理念。
近幾年來,洛陽為了改善自身環境,深入研究了國家對環保示范城市提出的標準和要求,并積極實踐,例如成立專業創模指揮部,相關部門、委、局必須齊抓共管,建立起一大批創模辦公室,目標一致,眾志成城,使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得以充分發揮。著重推進了以城市生態園林綠化提升為代表的許多有利于環境改善的工作,并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洛陽市政府通過持續實踐摸索,逐級落實責任,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倡導綠色消費;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循環經濟;提高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逐步形成政府.企業.公眾的環保治理體系。城市公共汽車站牌宣傳板進行持續性宣傳,將市區內亂扔垃圾、不做垃圾分類的居民與其信用體系聯系起來,以加強他們的環保意識;農村要定期檢查,在農忙季節加強巡檢,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深入人心。
3.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彌補生態短板。
由于種種原因,我國農村居民普遍存在環保意識淡薄的問題,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破壞環境的行為,這大大增加了農村環境治理的難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也是解決農村環境問題的關鍵,只有有效地開展農村環境治理,才能使農村的天藍、水清、環境更加宜居。鄉村大部分位于河流上游,如果上游不加以治理,下游的治理就無濟于事。所以,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是環境保護的當務之急。集中處理農村廢水排放,每個村莊至少建兩個污水處理中心;每個村建2~8個公共廁所和5~18個垃圾桶;在每一個城鎮建立2~8個垃圾回收站,集中處理每個村莊的垃圾;將廚余、廚余、作物垃圾等分類處理;每一縣至少建3~7個秸稈回收點,對老百姓田地里產生的秸稈進行再利用,對老百姓補貼一車秸稈20~80元不等,激發農民對環境保護的興趣。
4.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為了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洛陽市積極開展農村環境集中整治。一是農村公路建設要從村村通到村村綠,加大道路兩旁的綠化力度;二是對農村河道進行整治,河道對人進行定期檢查,在河流兩旁,防止工廠、村莊里的污水亂排;再次,改善和監管鄉鎮企業的污染控制和畜禽養殖污染,所有糞水都要經過嚴格的處理程序,強迫每一家企業建一個污水處理池,對偷排污水的企業予以嚴懲;最后,從農業污染治理和農村自然生態保護兩個方面,提倡農民使用綠色肥料,全面落實有關政策,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洛陽農村“四季如春、四季如春、四季如春、四季如春”的良好氛圍,最后是洛陽市綠色發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