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再從民國時期的書籍裝幀看其功能性和藝術性

漆曉文

內容摘要:設計的功能性和藝術性關系是人們長期以來非常關心和爭論不休的問題。文章客觀地討論了在民國時期,書籍裝幀藝術是如何將功能性和藝術性有效地統一在一起的,從而更好地指導現代書籍裝幀藝術設計。

關 鍵 詞:設計 民國時期 書籍裝幀藝術 功能性 藝術性 何謂設計?是人們多年以來不斷努力追尋、探索和研究的重大課題。概括地說,設計是一項以追求功能性和藝術性為最終目標的改造世界和創造世界的人類活動。設計范疇的書籍裝幀藝術正是如此,書籍裝幀藝術不僅是為書籍設計一張封面,而是以書籍的整體形態為載體的多側面、多層次、多因素、立體的、動態的系統工程。 一、民國時期書籍裝幀的功能性 首先,我們從民國時期的書籍裝幀藝術談起。 中國大陸的民國時期指公元1912年至1949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里,中國的書籍裝幀藝術正邁向現代書籍裝幀藝術階段。20世紀初,西方的藝術文化強烈地影響著中國的書籍裝幀行業。雕版印刷轉為銅鋅印刷,裝幀樣式也越來越豐富,既保留了中國古籍的傳統樣式,又創造出封面畫式的新型樣式,而且書籍的種類也日益增多。當時的一些作家、藝術家、出版家,如魯迅、錢君匋、陶元慶等,紛紛加入書籍裝幀行列。 魯迅先生雖不是裝幀家,但他十分關注中國的裝幀藝術事業,親自動手設計了不少書籍裝禎,并在他的文章中闡述了有關書籍裝幀藝術的獨到見解。他說:“……較好的中國書和西洋書,每本前后總有一兩張空白的副頁,上下的天地頭也很寬。而近來中國排印的新書則大抵沒有副頁,天地頭又都很短,想要寫上一點意見或別的什么,也無地可容,翻開書來,滿本是密密層層的黑子;加以油臭撲鼻,使人發生一種壓迫和窘促之感,不特很少‘讀書之樂’,且覺得仿佛人生已沒有‘余裕’,‘不留余地’了。”可見,在書籍裝幀藝術中對功能性的強調是非常必要的。筆者認為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裝幀形式的合理性 由于外來技術的影響,西方新思想的傳入,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推及到文化領域,自然要提到書籍裝幀藝術。這個時期,書籍從折裝、卷軸裝、蝴蝶裝、包背裝等裝幀藝術形式過渡到西式雙面印刷形式;線裝書籍轉向膠粘合式裝訂書籍;人們的閱讀行為和以往也有所不同,打破了傳統古籍題簽形式的封面樣式。這種改變不但滿足了人們在新時期所追求的新的閱讀方式,而且豐富了裝幀的內涵,貼近了生活,符合人們對書籍的新要求。 第二,書籍內容傳遞的準確性和簡潔性 書籍利用文字、圖形記載著人類的思想和情感,書籍裝幀的根本功能就是將這些元素進行有效的組合,準確而又簡潔地傳達給讀者。設計之前對書籍內容進行深入地理解分析是第一位的。比如對封面的設計,讀者選擇書籍多是根據封面來獲取關于此書的第一手信息:書名是什么,作者是誰等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已成為中國書籍裝幀史上經典之作的——《故鄉》的封面設計來了解。這是陶元慶先生的一幅題為《大紅袍》的圖案畫。該書出版后,由于封面畫色彩淳美,構圖巧妙,引人入勝,有讓人夢回故鄉之感,極受讀者歡迎。它將信息簡單直白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一目了然。若只通過堆砌大量的素材,獲得花哨封面的做法,多少顯得有些自欺欺人。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