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6例非淋菌尿道炎支原體感染及耐藥性分析
佚名
作者:呂巧榮,雷永蘭,劉麗華
【摘要】 目的回顧性的分析本地區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解脲脲原體(Uu)和人型支原體(Mh)感染及藥敏情況,建立本地區支原體耐藥譜,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方法對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就診的懷疑有NGU患者進行支原體培養鑒定及藥敏檢測。結果1476例標本中陽性663例(44.9%),其中Uu陽性占72.9%(483例),Mh陽性占2.6%(17例),Uu+Mh陽性占24.5%(163例)。藥敏結果顯示支原體主要對交沙霉素、美滿霉素、強力霉素敏感。而對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羅紅霉素的敏感性較低。不同型別支原體對抗菌藥物敏感性也不同。結論本地區的支原體治療應以交沙霉素、美滿霉素、強力霉素為首選,合理選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支原體;非淋菌性尿道炎;藥敏試驗
目前由Uu和Mh感染引起的NGU及生殖道感染的患者呈上升趨勢,隨著對支原體感染的不規則治療和抗生素的濫用,支原體耐藥菌株不斷增多,并且出現支原體多重耐藥現象[1]。了解其藥敏情況對臨床正確治療支原體感染有重要意義,因此對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診治的1476例門診疑為NGU的患者進行支原體培養及藥敏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1476例標本均來自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皮膚科門診就診者,臨床診斷為NGU的患者。其中女性795例,年齡17~55歲;男性681例,年齡15~72歲。均有不同程度泌尿生殖道炎性癥狀,經淋球菌培養及檢測排出淋病可能,支原體檢測前一周內停用抗生素。
1.2標本采集用消毒棉擦去尿道口及宮頸口多余分泌物,男性患者取尿道口內2~2.5cm處分泌物、前列腺液或尿液;女性患者取宮頸內1~2cm柱狀上皮細胞或尿液,置無菌試管內,立即送檢。
1.3檢測方法采用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責任公司Uu和Mh培養鑒定試劑盒,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對采集的標本進行Uu和Mh培養,同時檢測其對9種抗生素的敏感性。
2結果
2.1支原體感染狀況1476例患者標本中支原體陽性663例,陽性率為44.9%,其中男性陽性280例,占總人數的42.2%,女性陽性383例,占總人數的57.8%。其中檢出Uu陽性483例,占72.9%;Mh陽性17例,陽性率2.6%;Uu、Mh混合型163例,陽性率24.5%。
2.2支原體藥敏試驗結果對Uu和Mh敏感性較高的抗生素有交沙霉素、美滿霉素和強力霉素。對Uu和Mh耐藥率較高的是氧氟沙星、羅紅霉素、阿齊霉素、克拉霉素。見表1。表1支原體對9種抗生素的藥敏試驗結果(略)
3討論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常見的性傳播疾病,近年來發病率日趨上升,在西方國家發病率也超過淋病,居性傳播疾病之首 [2]。Uu和Mh是引起NGU的主要之原體。近年來認為Uu感染與男性前列腺炎、附睪炎、女性陰道炎、宮頸炎、男女性不育疾病等有關[3]。
從檢出結果及分布看,本次研究對1476例NGU的患者進行檢測,培養出支原體陽性標本663例,陽性率44.9%,與韋柳華等[4]報道的2007年的陽性率接近。其中Uu感染占72.9%,其次為UU+Mh混合感染,占24.5%,Mh單獨感染占2.6%,Uu感染率明顯高于Mh。值得注意的是Mh復合陽性感染較單項感染陽性多見,提示Mh多以復合感染的形式存在,與文獻報道相似[1]。
從支原體培養的藥物敏感試驗結果來看,663例支原體中,無一例對9種抗生素均敏感,表明支原體耐藥性普遍存在。從表1中可以看出,對支原體抗菌活性比較敏感的抗生素有交沙霉素、美滿霉素、強力霉素,可作為本地區NUG患者的首選藥物。而耐藥性較高的抗生素有氧氟沙星、羅紅霉素、阿齊霉素、克拉霉素,其主要原因與這些藥物應用較多,且存在不合理應用與不規則治療有關。這些耐藥率較高的抗生素不能作為本地區NGU患者的首選藥物。
由于患者感染的支原體型別及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情況不同,建議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應進行支原體鑒定分型及藥敏分析,以便確定治療的首選藥物或聯合用藥的最佳治療方案,對某些藥物敏感的患者,還應避免過度應用這種藥物,從而減少支原體耐藥株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