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日照市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的發展策略
張傳玉 孫文軍 李輝
[摘要] 為加快日照區域經濟的發展,提升物流業服務水平,本文就日照市制造業物流的發展現狀,提出了制造業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措施,為加快日照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提供參考策略。
[關鍵詞] 制造業物流 物流業 產業聯動
一、日照制造業物流的發展現狀
制造業物流是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也是物流業發展的需求基礎,促進制造業與物流業有機融合,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途徑。
日照市政府堅持現代產業體系和新型工業化為主導,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臨港先進制造業。以工業經濟園區作為現代制造業的基地,全面實施“工業強市”,加快日照市現代制造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臨港工業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群——產業基地”的發展方向,構建以大項目為支撐、大企業為龍頭、名牌產品為帶動、大中小企業分工有序的產業發展體系。
2.優化調整產業產品結構,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壯大企業規模,培植發展產業鏈群。在汽車及零部件、漿紙、糧油加工等產業領域,引進了一批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優勢項目,有力地提升了日照市的產業層次和國際競爭力。
3.按照制造業發展和園區建設現狀,堅持城鄉統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為現代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搭建新平臺。目前日照市已有日照經濟開發區、嵐山經濟開發區、日照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莒縣工業園、五蓮縣工業園5個園區被批準為省級開發區。為打造對外開放的優質平臺,各級多渠道加大對園區的投入,積極推進園區基礎設施等各方面建設,吸引了一大批企業入園發展,園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雖然現代物流理念、管理和技術逐步推廣及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多樣化需求的增加、國內外市場的培育發展等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使制造業物流得到較快發展。但也存在著許多急待解決的問題。因此,為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搭建交流平臺,創造合作機會,推進有機融合,聯動發展,具有十分緊迫的現實意義。
二、日照市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陳舊的制度和觀念阻礙了制造業物流的快速發展。制造企業對第三方物流公司能力的認識程度普遍還很低。 第三方物流行業相對來說還很年輕,尤其是在中國,一些領先的物流公司只有10年左右的歷史。更為重要的是,許多公司遠遠還沒有認識到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缺乏足夠的信任,擔心自己在物流的某些環節上過度依賴第三方物流公司會對整個供應鏈失去控制,因此制造商在物流外包決策上總是猶豫不定,物流外包困難重重。據統計,日照市制造業物流外包的比例多年來一直維持在12%以內,制造企業自營物流仍是主流, “小而全”“ 大而全”的公司比比皆是。第三方物流占物流服務份額僅為17%左右。
2.物流行業發展薄弱,尚未形成與制造業的協同發展。一方面,制造型企業需要高層次的現代物流服務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又總是以降低本企業的物流成本為目標,采用壓價的方式,導致物流市場無序競爭,物流企業處于微利甚至虧本的狀態,不能對制造業起到良好的支撐和服務功能。另一方面,物流管理的基礎薄弱,效率低,如技術裝備落后、自動化程度地;對采購的時常信息、供貨人信息、供貨質量信息、供應的生產波動、物資消耗及供應規律、庫存中各種物資的歷史分布等物流的基礎數據和信息不善歸納整理和積累;庫存管理控制達不到最佳狀態,不能根據市場變化、交通及氣候的影響和企業生產波動來柔性控制庫存等等,使物流業的發展明顯滯后與制造業,難以形成與制造業的緊密合作關系。
3.制造業與物流業缺乏溝通和銜接。物流業的發達程度和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制造業的效率和效益。而日照市企業物流成本花費很高,嚴重阻礙了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優勢進一步發揮,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制造企業的物流需求分散在各個部門和企業,沒有轉化為社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社會化的需求不足,專業化的物流發展受到制約。制造企業不放心物流企業的供應服務能力,物流企業不了解制造企業的真實需求,出現了有效需求不足和供應能力不夠并存的矛盾。這些致使制造業與物流業難以 相互“借力”,全面提升制造業物流的能力和水平。
三、發展日照市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的策略
1.改變企業落后的物流理念,鼓勵制造企業將其物流業務社會化,促進物流外包業務的發展。首先是要培養制造業企業發展的前瞻眼光,引導企業在達到一定規模后,勇于優化自己的物流供應體系,改變“大而全”的發展模式,剝離一些非核心的物流需求,將業務外包,從大處省錢。物流外包是企業業務外包的一種主要形式,也是供應鏈管理環境下企業物流資源配置的一種新形式,完全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外委、外協,其目的是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發展供應鏈,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將制造業中的物流業務外包給物流業,不僅增加物流業的總市場份額,而且制造業還能以更低廉的物流成本獲得更好的物流服務。對現代制造企業來說,越深化物流外包,越利于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在我國制造業中,較早走出國門的海爾集團,其社會化物流模式值得借鑒。海爾集團不但把分散的自營物流從集團中打包成獨立的公司,而且還注重與社會物流企業的合作。2004年,海爾集團與中遠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海爾借助中遠全球化的物流網絡,執行采購物料及產成品的全球化物流運輸,走上國際發展的快車道。
其次,政府應制定制造業物流布局政策,鼓勵、引導物流企業進入制造業配套的物流中心和物流園區,實現制造業物流系統的布局優化,并吸引相關商會、銀行、中介服務進入,構成產業集群。
2.鼓勵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制造業是物流業的大客戶,自始至終支撐和推動著物流業的發展。物流企業通過多樣化的服務參與到制造企業供應鏈的方方面面,從前端采購物流、vmi服務、jit配送到延遲生產增值服務、銷售物流服務和逆向物流服務等,幫助制造企業越來越多地脫離繁雜的基礎性倉儲和運輸管理,轉而集中精力到核心能力上。依托物流企業的服務,制造業可以將采購和銷售半徑大幅度延伸開去,可以將工廠內的原材料庫存和成品庫存大幅度削減下去。
3.為物流企業創造寬松和諧的政策環境。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物流市場。要嚴格依法行政,破除地方保護主義,支持物流企業到異地設立分支機構,促進物流企業網絡化運作、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發展。對那些對物流企業的成本造成直接影響的相關政策和制度進行適當調整,如養路費的征收標準、稅收及相關開票規定以及相關經營性用地劃批等等。
4.鼓勵物流企業走規模化、品牌化的道路。政府要引導具有一定實力的物流企業兼并整合,產生幾個有實力的集團,實現網絡化、高效化經營,建立由服務提供方支持的全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鼓勵中小企業形成物流聯盟,就是以第三方物流機構為核心,眾多的中小企業簽訂契約形成相互信任、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集約化物流伙伴關系,使分散物流獲得規模經濟和物流效率;整合大中型制造企業內部的物流資源,組建或與外方、國內的法人實體組建中外合資或國內的股份制物流公司。
5.引導和支持物流企業與國內外物流企業的合作。現代物流業是一個開放性、國際化的新興產業,認真學習發達國家及我國發達地區在物流理論研究和運作實踐方面的先進經驗,結合日照市的實際進行創新探索,這是加快日照市現代物流發展的有效途徑。伴隨我國物流服務領域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日照市政府要進一步加快日照市地區物流服務市場對內對外開放步伐,大力引導和支持日照市物流企業與國內外物流企業優勢互補、開展合作,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企業的現代化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積極利用國內外的資金、技術、設備和智力資源,加快建立能與國內外先進水平和運行規則接軌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同時,要鼓勵和引導日照市物流企業走向區域、全國及國際物流市場,拓展日照市物流服務網絡體系,擴大日照市對周邊市縣的物流服務輻射和經濟帶動能力,提升省內企業的服務理念和管理水平,促進日照與世界物流產業的融合。
6.完善物流企業融資渠道。加強政府引導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現代物流業重大項目儲備庫,積極爭取國家、省里的資金和項目支持。同時,引導各類資金多渠道投入。加強銀行與物流企業的合作,鼓勵金融機構在獨立審貸的基礎上,增加物流企業和物流項目的貸款。加快建設全市中小物流企業信用擔保服務體系建設,鼓勵各類創業風險投資機構和信用擔保機構對發展前景好、吸納就業多、運用新技術、新業態的中小物流企業開展擔保業務。
[1]王長瓊:綠色物流.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2]邱東:多指標綜合評價方法的系統分析.中國統計出版社,1991年,北京
[3]romer p.m. the origins of endogenous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1994,vol.8:3~22
[4]劉志峰等:綠色產品評價方法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2000
[5]mincer. human capital responses to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labour market. nber working paper, no.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