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顏元的成人教育觀在漳南書院的實踐與創新
袁付成
論文摘要:基于顏元在漳南書院經世致用的宗旨與書院課程設置的實踐,從多元化實用性人才培養目標、“習行”教學法及“真學實學”教學內容等方面探討顏元成人教育思想,指出他所倡導的一種習行經濟的書院成人教育體系對于現今成人教育教學管理創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論文關鍵詞:顏元;漳南書院;成人教育思想 一、顏元與漳南書院
顏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渾然,號習齋,清代直隸博野縣北楊村(今屬河北省)人。唯物主義思想家,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他深刻地批判了程朱理學脫離實際的書本教育,竭力提倡“實學”和“實用”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對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起了革新的作用,在中國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顏元畢生從事教育活動。62歲時,應郝公函之聘,主持肥鄉漳南書院。顏元教育生涯中最突出的表現在于將其實學教育思想全面貫徹在漳南書院的教育活動中。他親自規劃書院規模,制定了“寧粗而實,勿妄而虛”的辦學宗旨,這比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教育主張。不久因漳水泛溢,淹沒院舍,未及半年顏元即離去。后經修復,屢請顏元主其事,皆辭而不往。
二、顏元成人教育思想在漳南書院的實踐
顏元主持漳南書院,首先宣讀《習齋記余》。《習齋記余》中描繪了顏元的教育藍圖,從教學內容、教學組織等方面加以規范:“東第一齋西向,榜曰:‘文事’,課禮、樂、書、數、天文、地理等科。西第一齋東向,榜曰:‘武備’,課黃帝、太公以及孫、吳五子兵法,并攻守、營陣、陸水諸戰法,射御、技擊等科。東第二齋西向,曰‘經史’,課十三經、歷代史、誥制、章奏、詩文等科。西第二齋東向,曰‘藝能’,課水學、火學、工學、象數等科。其南相距三五丈為院門,縣許公漳南書院匾,不輕改舊稱也。門內直東曰‘理學齋’,課靜坐,編著程、朱、陸、王之學;直西曰‘帖括齋’,課八股舉業,皆北向。以上六齋,齋有長,科有領,而統貫以智、仁、圣、義、忠、和之德,孝、友、睦、姻、任、恤之行。元將與諸子虛心延訪,互相師友,庶周、也之故道在斯,堯、舜之奏平成者,亦在斯矣。” 顏元雖然反對八股取士,但在書院中仍然設置“理學齋”,課程有:靜坐,編著、程朱陸王之學;“帖括齋”,課程有八股舉業學科,都是北向。顏元聲稱之所以暫時收入“理學齋”和“帖括齋”,一是為了順應“時制”,二是為了顯示“吾道之廣”,等到將來廢除八股取士的制度后,它們自然會被取締。因此,顏元“真學”、“實學”的教育內容,無論是廣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大大超越了“六藝”教育。除經史禮樂等知識以外,還把諸多門類的自然科技知識、軍事知識和技能正式列入教學內容,并且實行分科設教,這在當時確實是別開生面的,已經蘊含著近代成人教育課程設置的萌芽,將中國古代關于教育內容的理論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三、顏元的成人教育思想創新
1.多元化實用性人才培養目標 在顏元所處的時代,教育過于注重章句功夫,脫離了實際情況,不能很好地培養人才,為此他提出了培養實才的教育目標。“古人于必用而不常用之官,多命專家,使世修其職,如歷與史之類。一欲其精也,一不欲多費人才于不常用之學也。”因此顏元提出樸素的成人教育思想。“學須一件做成,便有用,便是圣賢一流。試觀虞廷五臣,只各專一事終身不改,便是圣;孔門諸賢,各專一事,不必多長,便是賢;漢室三杰,各專一事,未嘗兼攝,亦便是豪杰。”他又說:“人于六藝,但能究心一二端,深之以討論,重之以體驗,使可見之施行,則如禹終身司空,棄終身教稼,皋終身專刑,契終身專教,而已皆成其圣矣。如仲之專治賦,冉之專足民,公西之專禮樂,而已各成其賢矣。”“如六藝不能兼,終身止精一藝可也;如一藝不能全,數人共學一藝,如習禮者某冠昏,某喪祭,某宗廟,某會同,亦可也。”顏元認為,只要學好“六德之一德,六行之一行,六藝之一藝”,能用來“修身、齊家、儀風、式俗”,“致治、撥亂、康濟民命”,就不枉“生也為一人,列名為一儒”。在漳南書院,李堆多才多藝,顏元就打算把他培養成通儒;王源喜兵,顏元便多與他討論軍事問題;曹可成識云而知雨,顏元就建議他向天文方面發展。
四、余論
顏元在漳南書院身體力行,從事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以大無畏的戰斗精神,深刻揭露和猛烈抨擊了傳統教育,尤其是程朱理學教育,并在批判中創立了以“實學”為特征的成人教育理論體系。他主張學校為“人才之本”,必須培養“實才實德之士”,提出應該傳授包括諸多門類的自然科技知識,各種軍事知識和技能在內的“真學”、“實學”,強調接觸實際,在躬行中獲得知識的“習行”教學法等。顏元為漳南書院所作的課程設置已經蘊涵著今天成人課程設置的萌芽,對中國近代教育的產生和發展也產生了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