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與現代服務業人才需求對接的探討
房玉靖 榮寧寧
【摘要】進入21世紀,天津市逐漸邁入現代服務業城市。城市經濟的發展與城市的定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城市的定位直接影響社會需求和教育資源的分配。本文著力于分析天津城市經濟的發展與定位、現代服務業主要特征,指出天津現代服務業人力資源構成中存在的人員集中于傳統服務業、就業素質和層次參差不齊等問題,并從職業教育層面提出了解決建議,以滿足天津現代服務業發展背景下對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較高需求。 【關鍵詞】現代服務業 高職教育 定位 進入21世紀,北方經濟中心、濱海經濟開發區、環渤海經濟圈重要城市,這一切成為了天津市的關鍵詞,天津正在從傳統的老工業城市成功地轉型成為現代服務業大發展的城市。天津近幾年的發展,越來越體現出城市經濟的發展與城市的定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城市的定位直接影響社會需求和教育資源的分配。 1 天津城市經濟的發展與定位 2005年,天津市政府制定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決定》和《天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施綱要》提出了要立足于天津城市的性質、特點和發展基礎,努力增強國際貿易、現代物流、休閑旅游、區域金融服務的功能,優化空間布局,提高服務水平,充分發揮天津特別是濱海新區對環渤海乃至北方地區的輻射和服務作用,圍繞構建和諧天津,著力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務、商貿流通、中介服務、文化服務、社區服務、房地產業六個體系,提高現代服務業的科技含量、整體素質和發展水平。一系列政策及有力措施極大地促進了天津市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服務業體系初步形成了以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房地產業為主要支撐,金融、旅游、信息、中介以及社會服務業競相發展的格局。 近日《天津市現代服務業布局規劃》正式出臺,在規劃中對天津服務業發展的總體定位是:將天津建成立足中國北方、輻射東北亞、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服務型大都市。 同時《濱海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通過專家評審,規劃中詳細闡述了濱海新區現代服務業未來10年的發展目標和指導方針,在濱海新區新一輪產業布局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調整過程中,開發區逐步從傳統制造業向現代服務業升級, 加速發展金融業、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 2009年上半年,面對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天津市不斷加大服務業推動力度,使全市服務業在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下依舊保持了強勁發展勢頭。上半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實現1260.4億元,增長14.9%,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增速列第3位。 2 現代服務業主要特征 現代服務業從總體上具有三新(即:新技術、新業態、新方式)、三高(即:高人力資本含量、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特征。 具體來說,現代服務業必須融入現代城市綜合功能,用嶄新業態滿足現代人和現代化城市發展需求,并產生現代化的商業服務業。現代服務業必須以知識經濟為依托,擁有優秀人才;現代服務業的運行擁有一支優秀人才隊伍,同時現代服務業把人力資源當作第一資源。現代服務業采用現代企業制度的組織架構,資本是企業發展是主要動力;由市場間接融資轉向直接融資,企業必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依法經營。 那么天津市現代服務業城市的定位必將影響未來人力資源市場,從學歷、資歷、技能等各方面都會對勞動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天津市提供了許多優惠條件以吸納更多的人才助推天津市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在引進高精尖人才的同時,我們還應看到現代服務業人力資源構成的塔座應該是大批的經過系統培訓學習、有著先進的服務理念和意識勞動者。 3 天津現代服務業人力資源構成中存在的問題 3.1 就業人員仍集中于傳統服務業 從2005年末天津市服務業從業人員的行業分布看,就業人員仍然主要集中于批發和零售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這三大傳統服務業,從業人員占服務業總就業人數的59.4%。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房地產業、教育、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等現代服務業對就業者的素質要求較高,從業人員僅占到當時服務業總就業人數的10.7%。 3.2 服務業就業人員素質、能力參差不齊 從不同行業看,就業人員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這四個傳統服務業行業就業人員素質相對偏低,就業人員中87.4%都是高中及以下學歷人員;人員素質較高的行業如教育,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占該行業就業人員的比重達到70.1%,其次是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達到67.2%,此外,金融業為56.4%,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為55.5%。 綜上所述,天津雖然擁有較豐富的人力資源,但接受正規系統教育并服務于現代服務業領域中的勞動力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服務業的需求,表現為:其一,從業人員的服務技能參差不齊,專業素質與實際需求有較大差距;其二,從業人員的學歷構成遠未達到現代服務業的需求比例。 從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天津市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對天津現代服務業人力資源的主要供給者--天津市高等職業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一主體的發展和現狀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職業教育應首先服務于地方經濟,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和保證。人力資源作為知識和技術的載體,較熟練的人力資源的空間聚集是影響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關鍵。人力資源的深度開發,取決于教育普及程度和專業技能的培訓水平,為了抓住服務業國家化所提供的歷史機遇,我們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來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和培養力度,為現代服務業的加快發展營造人才基礎和優勢。天津經濟的發展,天津現代服務業的城市定位,對我市的職業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我們亟需調整天津職業教育的定位和目標。 4 實現天津高等職業教育定位調整與現代服務業人才需求對接的建議 4.1 建設大型公共實訓基地,解決實訓基地分散、匱乏的問題 如何提升勞動者符合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方向的動手能力,是職業培訓工作必須突破的重點和難點。而要使勞動者的動手能力適應市場需要,必須具備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高能級實訓設施。目前,天津市職業實訓基地仍以各學院建立的實訓基地為主,存在區域性、分割性等特點。2005年8月,天津市教委同意組建天津市職業教育區域綜合性實訓基地。該基地由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天津市第一輕工業學校、天津市勞動保護學校、天津市電子信息高級技術學校等6所職業院校組成,中德職業技術學院為牽頭單位,日常管理和設備維護由基地所在院校負責。同時天津市各大高職院校紛紛建立以本學院為基地的實訓中心,已達到學院評估、示范院校評選等各種要求。但上述做法的缺陷之一是不能發揮集約化優勢,許多實訓中心只能覆蓋各學院的部分重點專業,不能保證每個專業都有實訓場地,且實訓基地更新程度和使用效能都不盡人意,在資金投入上不能發揮資金優勢,同時各學院在服務社會層面,從實訓基地角度不能為社會職業培訓或再就業職業培訓提供實訓機會。因此,從高能級實訓設施的購置、維護和更新能力看,依靠單個培訓機構自身投入往往導致“低水平”重復建設或“有水平”卻無法共享的狀況。由于單個培訓機構勢單力薄,重復購置實訓設備往往成本過高、水平過低、適用面過窄;即使個別機構有能力購置,也由于屬于部門單位所有,使用效率不高。建立以政府部門為管理職能部門的天津市公共實訓基地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