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學督導的實踐與探索
未知
摘 要:建立研究生培養的督導制度,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一項有效措施。建立該制度,必須明確研究生教學督導的內涵、作用和功能,并且對開展研究生教學督導工作的具體措施做出明確規定。
關鍵詞:研究生教學;督導;實踐
一、研究生教學督導的內涵
研究生教學督導貫穿于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對研究生的招生、培養、學位論文工作、學科建設工作,乃至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等方方面面都要進行督導。它涉及到督教、督學、督管三個層面。教師(任課教師和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主導者,是影響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督導員作為教學方面的專家,應與教師交流溝通,為教師的發展提供幫助和指導,并激勵教師勇于鉆研業務,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進而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作為教學對象的學生,也是影響研究生質量的重要因素。督導員通過與研究生多方面的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與他們一起探討提高培養質量的途徑。老教授們嚴謹求實的作風、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為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專家們深入研究生培養的各個環節,收集了大量的來自一線的信息,經過分析篩選,反饋給職能部門后,又可以督促職能部門完善、規范相關的工作,使教學管理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從而也就起到了督管的作用[1]。
二、建立研究生教學督導制度的意義和作用
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在研究生的培養管理工作方面,多年來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一般是由行政領導機構實施的,這樣有可能出現隨意性和人為因素的干擾[2]。因此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對研究生教育管理過程進行監督和評估的機制。實踐證明,建立研究生教育督導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1.建立研究生教育管理督導制,有利于保證研究生課堂教學的質量
目前,我國高校研究生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多數是專職的行政管理人員,對研究生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幾乎都不了解,盡管有些工作人員是兼職的,也只能是對自己的研究領域有一定的認識。不同的學科專業,不同的課程,針對不同的授課對象所采取的授課方式方法又不同,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不可能對教學工作做出客觀的評價。因此聘請來自各個學科專業的老教授擔任教學督導,憑借他們淵博的知識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再加上他們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由他們為任課教師提供幫助和指導,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促進教師在自我發展和完善中提高研究生的課堂教學質量。
2.建立研究生教育管理督導制度,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
督導小組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督導方式主要是對研究生學位論文完成過程中的主要環節進行考查。在開題時,主要看論文的選題是否屬于本學科的研究范,是否適應當前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是否處于學科發展的前沿,以及是否有應用價值等等;在論文研究進展過程中,主要考查研究生的工作態度是否認真,工作是否扎實;在論文預審過程中,主要是看論文有沒有創新的地方,學科的專家治學是否嚴謹;在論文的預答辯過程中,一方面要考查論文作者是否能清晰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專家匯報,同時也要看參加的專家能否對論文質量負責;在答辯過程中,主要是考查論文是否達到相應的學位水平,同時也要看參加答辯的專家是否是同行中的專家。通過督導員的一系列督導活動,可以杜絕某些漏洞的發生,進而保證學位論文的質量。
3.建立研究生教育管理督導制度,有利于提高職能部門的管理質量和水平
督導員深入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各個環節和研究生培養的各個層次,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資料,為研究生主管領導和職能部門反饋了大量寶貴的信息,而且他們超脫、負責的工作態度,不怕得罪人、敢于說真話、敢于涉及敏感問題的思想作風,可以為研究生教育管理職能部門和領導層提供許多有益的改革建議和意見,使規章制度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有利于管理質量和水平的提高。
三、開展研究生教育督導的具體做法
1.明確機構設置及隸屬關系
從便于工作的角度出發,研究生督導辦公室掛靠在研究生部。由研究生部提出總體要求,各學院認真選拔人員并報研究生部審查,最后由主管領導進行聘任。研究生教育管理督導辦公室由研究生部提供經費支持,使督導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督導組在主管校長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研究生部培養科負責總體協調。
2.明確督導員的任職條件
(1)熱愛教育事業,擅長教學管理和教學工作,有豐富的教學管理和教學工作經驗,有較高的學術水平,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2)身體健康,能勝任教學督導工作。
(3)治學嚴謹的教授、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學者。
(4)年齡不超過65周歲。
(5)為人正派,處事公正,敢于發表意見。
3.明確督導員的工作職責
(1)參與研究生各培養環節的監督、檢查工作;對各學院及各學科貫徹落實有關研究生教育各項規章制度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了解各學院及各學科開展教學工作、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的情況。
(3)通過聽課了解各學院及學科教書育人、授課質量及學風等情況,做好聽課記錄,反饋教學信息。
(4)了解各學院及各學科教學改革的好經驗及好做法。
(5)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教師座談會,聽取教師及學生的建議和意見。
(6)參加研究生的教學檢查及評估工作。
(7)了解研究生的課程考試情況,每學期抽查一次試卷。
(8)參加學校相關的教學工作會議,協同研究生部開展教學研究工作。
(9)及時反映教學過程中的各類問題,針對實際問題,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提高培養質量的建議。
(10)參加有關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開題及學位論文答辯工作,并反饋有關情況。
(11)了解學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職能部門的工作情況,并對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建議。
(12)每學期結束時要有工作總結,并做好下一步的工作規劃。
四、進一步開展教學督導工作的設想
1.教學督導的結果應與督導對象的切身利益掛鉤
建立研究生教學質量評價制度,實行評價結果與課時津貼掛鉤,實行優質優酬。這樣可以較好地克服以往教學管理上“重布置輕檢查”、教學運行上“重過程輕結果”、收入分配上“重數量輕質量”、職務評定上“重科研輕教學”、激勵約束上“重獎優輕罰劣”等不良傾向,有效地調動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教學的積極性,確保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在論文工作方面也要建立制度,對論文不合格的學生的導師,也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例如建議學校相關部門扣發其相應的論文指導津貼,限制其招生數量,對其所在學科的帶頭人和負責人,也要追究其相應責任,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等;對存在問題的學生要適當地延長其學習年限,以確保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一系列的獎懲機制的建立,有利于在教師中形成相互學習、你追我趕、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新局面[4],有利于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2.進一步強化督導組的智囊功能,為學校領導起好參謀作用
督導員應把在教學第一線發現的帶有共性的問題、熱點問題、敏感問題確定為研究課題進行研究,從教學工作的表面現象中找到問題的實質和解決問題的應對策略,向學校領導提出參謀意見,充分發揮智囊團的功能,起好咨詢和參謀的作用。
總之,隨著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先進的管理科學、行為科學、人文科學以及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將不斷地被運用到督導工作中來。只有不斷地更新督導思路、手段和方法,增強督導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5],不斷創新督導工作的模式,建立科學的督導運行機制,才能真正提高督導效能,充分發揮研究生教育教學督導在研究生培養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曹夢霞,謝章麗.教學督導創新的探索與實踐[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2004(9)
[2]陳安民,張駿,薛靜.研究生教學督導工作的實踐與認識[J]中國高教研究,2004(11)
[3]戴志明,等.建立健全教學督導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04(12)
[4]高俊芳.構建高等院校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探索[J].現代教育科學,2003(2)
[5]周濟.督政督學結合,保障教育發展[N]中國教育報,200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