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貿易保護


中國應對新貿易保護主義挑戰的對策

論文導讀::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 貿易保護主義呈現出一些新的特征。作為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受害國,我國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應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加快建立全球、政府、行業和企業四位一體的應對機制,形成合力共同擺脫貿易保護主義困境。 論文關鍵詞:金融危機,新貿易保護,對策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世界經濟進入衰退期。目前金融危機,雖然全球經濟有逐漸回暖跡象,但不少國家的經濟增速緩慢,產業發展蕭條,就業形勢嚴峻,特別是貿易保護主義日漸高漲金融危機,進一步加劇了國際貿易摩擦,惡化了全球國際貿易環境。 一、金融危機背景下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特征 1、保護范圍趨于全面化 當前,貿易保護主義的領域從貨物貿易延伸到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和金融投資;貿易爭端的內容從關稅壁壘的削減轉向非關稅壁壘的拆除;貿易摩擦的爭執點從單個產品擴展到整個產業,由低附加值產品擴展到高附加值產品,最后直抵政策和制度層面,這些變化都意味新貿易保護主義 “大棒”更具威脅性cssci期刊目錄。 2、保護手段趨于多樣化 傳統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等保護手段仍被頻繁使用,技術壁壘、綠色壁壘、藍色壁壘、匯率貶值等貿易壁壘花樣翻新

2015-03-18

貿易保護主義背景下我國對外貿易的應對策略

論文摘要:貿易保護主義早已成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熱點話題,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漸漸開始抬頭,希望本國市場能夠盡可能多的消費本國產品,幫助本國經濟恢復增長,此時,如何應對貿易保護主義顯得尤為重要。論文關鍵詞:貿易保護主義,對外貿易,策略金融危機導致全球貿易下滑、經濟失衡加劇、增速放緩、企業破產、失業率上升。雖然都表示貿易保護主義阻礙了全球經濟的恢復,但是為應對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很多國家相繼抬高進口貿易壁壘,希望本國市場能夠盡可能多的消費本國產品,幫助本國經濟恢復增長。因此,對于2010年出口貿易額達15779.3億美元的中國來說,如何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引起的不利影響極為重要。一、貿易保護主義的表現形式貿易保護主義是在對外貿易中實行限制進口以保護本國商品在國內市場免受外國商品競爭,并向本國商品提供各種優惠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的主張和政策。它與自由貿易模式正好相反,自由貿易模式是使進口產品免除關稅,讓外國的產品可以與國內市場接軌,而不使它們負擔國內制造廠商背負的重稅。在限制進口方面,主要是采取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

2015-03-04

如何看當前的貿易保護主義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沖擊之下,全球需求市場萎縮,國際貿易陷入深度衰退,貿易保護主義隨之在國際市場抬頭。后危機時期,全球經濟進入艱難的結構調整階段,在經濟低迷和失業率高企的狀態下,貿易保護主義將以更加多樣的方式、更加隱蔽的狀態在更為深入的層面出現,給各國特別是中國這樣的新興貿易大國帶來更為復雜和嚴峻的挑戰。貿易保護主義演進的基本規律與主要特征考察后危機時期貿易保護主義的發展趨勢,首先需要對貿易保護主義演進的基本規律和主要特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和把握。(一)貿易保護主義演進的基本規律自國際市場形成以來,世界各國的貿易政策就分為截然不同的兩大類: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沿著國際貿易發展的軌跡一路尋來,我們可以發現,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始終是形影相隨的。從全球經濟的角度看,當世界經濟處于上行軌道的時候,自由貿易盛行,當世界經濟處于下行軌道的時候,特別是進入危機狀態的階段,保護貿易當道。從國家的角度看,當一國國際競爭力與日俱增時,它往往是自由貿易的捍衛者,當一國國際競爭力每況愈下時,它會轉變成保護貿

2012-09-15

淺論怎樣構建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保護性

[論文摘要]本文闡述了國家貿易政策保護性的表現,以及如何構建中國符合WTO規則的保護性貿易政策措施。 [論文關鍵詞]國際貿易 政策保護性 貿易保護 中國加入WTO后,應正確認識WTO這一多邊貿易組織的性質,在宏觀政策上制定出相應符合WTO的原則,反映中國利益的貿易政策,筆者就如何構建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保護性進行了闡述。 一、國家貿易政策保護性的表現 1、“公開型”的貿易保護 “公開型”的貿易保護,是指在關貿總協定和WTO下的貿易,以及投資自由化的談判過程中還未涉及的領域,或是還未完全展開和達成協議的談判的領域,再加上談判達成協議后還沒有履行的承諾,以及協議中的一些規則的例外而引起的保護措施。還未涉及的領域,指某些國家為了維護本國的利益暫時把某些行業的自由化擱置起來不予談判;還未完全展開和達成協議的談判的領域,是指某些“敏感行業”,國家的比較優勢相差懸殊,如果完全放開會導致本國產業的“嚴重損害”,故在多邊談判中暫時將這些行業的自由化程度放低、放慢;談判后還沒有履行的承諾,指根據承諾減讓表現在還未兌現的部分;談判達成的協議規則的例外,是指協議中一般都是作了自由化的規定的,但無論哪項協

2011-12-12

試論試議怎樣構建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保護性

[論文摘要]本文闡述了國家貿易政策保護性的表現,以及如何構建中國符合WTO規則的保護性貿易政策措施。[論文關鍵詞]國際貿易 政策保護性 貿易保護中國加入WTO后,應正確認識WTO這一多邊貿易組織的性質,在宏觀政策上制定出相應符合WTO的原則,反映中國利益的貿易政策,筆者就如何構建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保護性進行了闡述。一、國家貿易政策保護性的表現1、“公開型”的貿易保護 “公開型”的貿易保護,是指在關貿總協定和WTO下的貿易,以及投資自由化的談判過程中還未涉及的領域,或是還未完全展開和達成協議的談判的領域,再加上談判達成協議后還沒有履行的承諾,以及協議中的一些規則的例外而引起的保護措施。還未涉及的領域,指某些國家為了維護本國的利益暫時把某些行業的自由化擱置起來不予談判;還未完全展開和達成協議的談判的領域,是指某些“敏感行業”,國家的比較優勢相差懸殊,如果完全放開會導致本國產業的“嚴重損害”,故在多邊談判中暫時將這些行業的自由化程度放低、放慢;談判后還沒有履行的承諾,指根據承諾減讓表現在還未兌現的部分;談判達成的協議規則的例外,是

2011-12-12

淺議入世后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保護政策調整

論文關鍵詞:WTO農產品國際貿易政策 論文在分析加入WTO對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影響的基拙上,探討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保護政策的調整,建立農業國內支持新體系、農產品國際貿易保護新體系和國家支農政策新體系。 一、加入WTO對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壓力 1990年前后,我國糧食、棉花、油料、生豬、蘋果、烤煙等國內價格普遍低于國際價格,比較優勢明顯。但近十年來,農產品成本年均以約10%的速度遞增,致使農產品價格高于國際市場價格20--60個百分點,國際競爭力日益減弱,只有大米、生豬和蘋果、烤煙仍有比較優勢。 長期以來,我國對農產品的進口調控主要依賴許可證、進口配額、檢疫標準、國有外貿企業壟斷經營等非關稅措施進行,關稅措施主要用于配額數量之外的農產品,配額內稅率普遍很低。根據烏拉圭(農業協議》和《中國加人世界貿易組織法律文件》,我國加人WTO對農產品國際貿易不利影響主要有:1.貿易措施關稅化影響。由于談判基期1986--1998年我國大部分農產品的價格低于國際市場價格,關稅化后的關稅等值為負值,這使我國不僅失去非關稅措施這一傳統屏障,而且因關稅減讓幅度過大而失去高關稅保護。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只

2011-12-12

淺議新一輪國際貿易保護及我國外貿應對策略

〔論文關鍵詞」貿易保護特征摩擦政府企業對策 〔論文摘要〕本文介紹了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的特征,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我國政府和企業如何應對這種境況的策略。 1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的特征 目前,國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為了對本國企業的經濟利益進行維護,各國都通過各種方法對本國產業進行保護,不斷擴大的貿易救濟措施的運用便是其突出表現。眾所周知,在舊貿易保護主義的中心是高關稅,而各種貿易救濟政策和措施是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方式,從而對外國商品的進口設置了技術、環保政策和措施等比傳統關稅壁壘隱蔽得多的多重壁壘。以下為貿易救濟政策和措施新發展特點。 1.1層出不窮的各種貿易救濟新措施和新標準 對于貿易救濟政策在貿易保護中的作用,美國、日本、歐盟等許多發達國家對其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并不斷采取嚴格的技術標準、綠色環保標志、衛生檢疫新規定、反傾銷、反補貼、知識產權、匯率變動等各種形式的不易監督和預測,同時又具有強隱蔽性的非關稅保護措施來阻礙發展中國家的商品對其國家的出口。目前,在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中,“中國制造”已經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也就是說,中國是超過1/2的世界日用品消費品的來源地。然而,中國

2011-12-12

淺議從“輪胎特保案”看美國對華貿易保護主義

(二)對上游合成橡膠行業的影響。 合成橡膠是輪胎用膠的一種,特保措施會對合成橡膠生產造成一定負面影響。此外,合成橡膠需要大量進口,2008年美國出口中國合成橡膠的份額為14.45%,列第二。“輪胎特保案”通過后,會對出于上游產業鏈的橡膠、炭黑、焦油等產業造成不同程度的產品積壓和銷售困難,波及上游合成橡膠的進口來源,包括特保措施的發起方美國。 (三)輪胎特保措施容易引起國際貿易摩擦的連鎖反應。 奧巴馬政府實施的特保措施具有“風向標”作用,會鼓舞其他國家和產業對華實施相應措施。“輪胎特保案”的關鍵不在于征稅高低,美國的做法在某種程度上對世界其他國有引導作用。根據WTO規則,相關國家可直接援引美國特保措施對中國輪胎實施制裁,或以涉案輪胎產品可能發生“重大貿易轉移”為由,預先對于中國輪胎產品設限。美對華實施特保措施后,中國輪胎業出口已在阿根廷遇阻,阿擬對中國的小汽車用輪胎征收反傾銷稅。 (四)輪胎特保措施將引起國內市場的激烈爭奪和輪胎工人的失業。 美政府對中國輸美輪胎實施懲罰性關稅,使大多輪胎企業無法再向美出口。部分從美國市場退出的輪胎轉移到國內市場,形成產能過剩局面,短期內輪胎供給的大

2011-12-10

淺議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與中國的對策

摘要:運用代理人模型對貿易保護造成的影響進行理論分析,認為貿易保護將會降低保護國與對手國雙方的福利水平,但這必須建立在對手國對保護國實施有效制裁的前提下。關鍵詞:新貿易保護主義 對策 代理人模型 激勵與共容合約一、引 言蕭條從來都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溫床,一國對外開放的目的從來都是為了獲取利益。繁榮時期,發達國家憑借技術和資本上的比較優勢,利用其控制的各種國際組織甚至長槍大炮,砸開欠發達國家的大門,搶占世界市場;然而當他們發現發展中國家帶著本國廉價勞動力生產的血汗產品涌入自己的國門時,他們便坐不住了;尤其是當蕭條降臨,當那些一度鼓吹貿易自由化的政府首腦們面對大范圍的破產失業一籌莫展,面對經濟刺激方案的天文數字捉襟見肘時,他們便撕下了紳士的假面紗,豪不掩飾地露出狹隘短視的本性,大張旗鼓地掀起了又一輪貿易保護主義浪潮。這正是2009年后次貸危機時代發生的事情。2009年,持續的全球金融危機對各國、各行業的影響都已顯現,經濟衰退、企業破產、失業率上升,一些國家為了保護自己的眼前利益,開始高舉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從意大利的“吃意大利食

2011-12-10

關于金融危機下的美國貿易保護新舉措

邊協定中,最直接相關的是《政府采購協定》(GPA)。在歐共體等威脅將該條款訴至WTO后,美國參議院增加了(d)項,規定“本節應以與美國在國際協定下義務相一致的方式適用”,使歐共體、加拿大、墨西哥等GPA參加方或NAFTA成員國的產品和供應商的地位和待遇免受影響,但中國、印度、巴西等國,由于尚未加入GPA,也未與美國達成其他協議,而基本被排除在經濟刺激計劃產生的利益之外。但是美國實際實施該條款的具體方式還是有可能會違反政府采購協定的國民待遇和不歧視原則。 2.“購買美國貨”條款違背了WT0貨物貿易協定。 雖然《關稅與貿易總協定(1947年)》第3條(“國內稅與國內規章的國民待遇”條款)8.(a)規定,“本條的規定不適用于有關政府機構采購供政府公用、非商業轉售或非用以生產供商業銷售的物品的管理法令、條例或規定”,但美國政府實施的如此大規模的投資行為,是非常復雜的對市場具有重大影響的行為,用WTO的“政府采購”內涵是不能涵蓋的,“購買美國貨”條款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將可能實質性地違背WT0貨物貿易協定的多項規定。 3.“購買美國貨”條款違背了WTO《服務貿易總協定》。 美國的投資刺激計

2011-12-06

中國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分析及對策分析

摘要:近年來,我國在對外貿易中涉及到與知識產權保護的產品越來越多,知識產權保護已成為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對中國國際貿易中存在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政府和企業兩個角度提出了相應的建議。關鍵詞:國際貿易知識產權保護政府企業一、知識產權保護概述知識產權,主要指公民或法人等主體依據法律的規定,對其從事智力創作或創新活動所產生的知識產品所享有的專有權利。知識產權保護是指利用法律和經濟手段,使知識產權的創造者或擁有者在一定的期限內享有排他獨占權,獲得由此產生的經濟效益,并保護這種排他獨占權不受侵犯。知識產權保護具有以三個特點:(一)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在不斷擴大現代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已從傳統的專利、商標、版權擴展到包括計算機軟件、集成電路、植物品種、商業秘密、生物技術等在內的多元對象。發達國家在高新技術方面占有絕對的優勢,因此不斷地擴展電子、通訊、網絡、生物領域的保護范圍,如美國、德國、英國、瑞典、南非等國家都開辦了基因專利授予業務,美國甚至將網絡營銷模式等理念都列入了專利保護范圍。

2011-12-07

金融危機下中國貿易保護政策淺析

【摘要】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引出的全球金融危機彌漫全球,使各國經濟陷入大幅減速和深入調整時期,紛紛掀起貿易保護的高潮,中國也不例外。作為一個貿易大國,面對日益惡化的國際經貿環境,如何保持我國對外貿易的健康增長,已是政府和學者迫切關心的問題。文章從當前金融危機下的貿易保護政策入手,探析其實施原因,特點及對我國各國貿易保護政策對我國出口貿易的挑戰,針對我國實際情況提出應對的措施。 【關鍵詞】金融危機;貿易保護政策;對外貿易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導致了一場全球金融風暴,將全世界拖進了1929~1933年大危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中,給世界各國經濟與貿易帶來了巨大影響,同時引發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風潮。奧巴馬政府經濟刺激計劃中“購買美國貨”條款的出臺,更使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范圍內升溫并迅速蔓延。作為一個世界貿易大國,中國必須采取適度的貿易保護才能維護國民利益,保護國內經濟不受重挫。因此必須客觀分析形勢,積極采取措施應對危機,并適時抓住契機,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平穩發展。 1 當前金融危機下的貿易保護 貿易保護主義是相對于自由貿易主義而言的,是一種為了保護本國產業免

2011-12-06

淺談知識產權保護下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

[摘要]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提高,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隨著被關注,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知識產權保護也與國際間貿易產生不可避免的交集。如何正確分析知識產權保護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分析知識產權保護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對我國應對知識產權保護帶來的負面影響,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關鍵詞]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貿易影響分析應對策略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國與國之間韻貿易變得更為頻繁,隨之產生的貿易間摩擦也經常出現在我們身邊,各種貿易保護層次不窮,知識保護帶來知識保護壁壘也是國際貿易保護的一種較新形勢,給貿易國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要面對來自發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帶來的壓力和阻礙。20世紀80年代以來,和知識產權有關的貿易逐漸增多,相關貿易額的急劇上升。據統計,與知識產權有關的貿易額從1993年的380多億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3000多億美元,十年就幾乎漲了十倍,而這些貿易額中。美國知識產權的貿易額就占了總額度的50%到60%。在TRIPS協議簽署之后,各國貿易之間涉及的知識產權以及本國知識產權立法都變得有法可依,國際貿易格局也

2011-10-18

關于從“輪胎特保案”看美國對華貿易保護主義

摘要:目前,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國和第二大出口市場。隨著中美經濟交流的不斷加深和發展,美對華的貿易逆差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中美貿易摩擦頻繁發生。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對我國出口產品實施反傾銷和特保措施,最突出的是“輪胎特保案”。本文先回顧美對華貿易保護的發展歷程和特點,再以“輪胎特保案”為例分析其實施貿易保護的原因及對中國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關鍵詞:貿易保護;輪胎特保案;WTO機制一、美國對華貿易保護的發展歷程及特點(一)美國對華貿易保護的發展歷程。自1979年中美經貿關系正常化以來,發生了許多影響中美經貿關系的大事。分階段看,從1979到1989年,中美兩國戰略合作關系良好,貿易爭端主要集中在個別商品貿易領域;1990到2001年,美國出于政治需要,對華的貿易保護不僅有商品貿易領域,還涉及知識產權保護、最惠國待遇等制度層面,但這些年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加強,貿易上的自我保護能力也有所提高;從2002年至今,中美在貿易爭端解決方式上,由原來的雙邊磋商變為利用爭端解決機制。<

2011-10-12

關于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與中國的對策

摘要:運用代理人模型對貿易保護造成的影響進行理論分析,認為貿易保護將會降低保護國與對手國雙方的福利水平,但這必須建立在對手國對保護國實施有效制裁的前提下。關鍵詞:新貿易保護主義 對策 代理人模型 激勵與共容合約一、引 言蕭條從來都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溫床,一國對外開放的目的從來都是為了獲取利益。繁榮時期,發達國家憑借技術和資本上的比較優勢,利用其控制的各種國際組織甚至長槍大炮,砸開欠發達國家的大門,搶占世界市場;然而當他們發現發展中國家帶著本國廉價勞動力生產的血汗產品涌入自己的國門時,他們便坐不住了;尤其是當蕭條降臨,當那些一度鼓吹貿易自由化的政府首腦們面對大范圍的破產失業一籌莫展,面對經濟刺激方案的天文數字捉襟見肘時,他們便撕下了紳士的假面紗,豪不掩飾地露出狹隘短視的本性,大張旗鼓地掀起了又一輪貿易保護主義浪潮。這正是2009年后次貸危機時代發生的事情。2009年,持續的全球金融危機對各國、各行業的影響都已顯現,經濟衰退、企業破產、失業率上升,一些國家為了保護自己的眼前利益,開始高舉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從意大利的“吃意大利食品

2011-08-07

淺探怎樣構建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保護性

摘要:本文闡述了國家貿易政策保護性的表現,以及如何構建中國符合WTO規則的保護性貿易政策措施。 關鍵詞:國際貿易 政策保護性 貿易保護中國加入WTO后,應正確認識WTO這一多邊貿易組織的性質,在宏觀政策上制定出相應符合WTO的原則,反映中國利益的貿易政策,筆者就如何構建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保護性進行了闡述。 一、國家貿易政策保護性的表現 1、“公開型”的貿易保護 “公開型”的貿易保護,是指在關貿總協定和WTO下的貿易,以及投資自由化的談判過程中還未涉及的領域,或是還未完全展開和達成協議的談判的領域,再加上談判達成協議后還沒有履行的承諾,以及協議中的一些規則的例外而引起的保護措施。還未涉及的領域,指某些國家為了維護本國的利益暫時把某些行業的自由化擱置起來不予談判;還未完全展開和達成協議的談判的領域,是指某些“敏感行業”,國家的比較優勢相差懸殊,如果完全放開會導致本國產業的“嚴重損害”,故在多邊談判中暫時將這些行業的自由化程度放低、放慢;談判后還沒有履行的承諾,指根據承諾減讓表現在還未兌現的部分;談判達成的協議規則的例外,是指協議中一般都是作了自由化的規定的,但無論哪項協

2011-07-30

探索怎樣構建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保護性

摘要:本文闡述了國家貿易政策保護性的表現,以及如何構建中國符合WTO規則的保護性貿易政策措施。關鍵詞:國際貿易 政策保護性 貿易保護中國加入WTO后,應正確認識WTO這一多邊貿易組織的性質,在宏觀政策上制定出相應符合WTO的原則,反映中國利益的貿易政策,筆者就如何構建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保護性進行了闡述。 一、國家貿易政策保護性的表現 1、“公開型”的貿易保護 “公開型”的貿易保護,是指在關貿總協定和WTO下的貿易,以及投資自由化的談判過程中還未涉及的領域,或是還未完全展開和達成協議的談判的領域,再加上談判達成協議后還沒有履行的承諾,以及協議中的一些規則的例外而引起的保護措施。還未涉及的領域,指某些國家為了維護本國的利益暫時把某些行業的自由化擱置起來不予談判;還未完全展開和達成協議的談判的領域,是指某些“敏感行業”,國家的比較優勢相差懸殊,如果完全放開會導致本國產業的“嚴重損害”,故在多邊談判中暫時將這些行業的自由化程度放低、放慢;談判后還沒有履行的承諾,指根據承諾減讓表現在還未兌現的部分;談判達成的協議規則的例外,是指協議中一般都是作了自由化的規定的,

2011-07-26

市場經濟地位與中國面臨的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作為一個在國際貿易反傾銷實踐領域產生的問題,是中國當前面臨的貿易保護主義的典型代表。本文試圖從“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的本質和根源,以及美歐等在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的策略等方面入手,尋找解決中國面臨貿易保護主義的途徑。一、“市場經濟地位”的由來“市場經濟地位”,又稱“完全市場經濟地位(Full Market Economy Status)”,主要反映一個國家經濟領域受政府控制的程度,是在國際貿易反傾銷實踐中產生的一個概念。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反傾銷協議》(Anti-dumpling Agreement),即《關于實施1994年關貿總協定第六條的協議》(Agreement on Implementation of Article VI of the GATT 1994),傾銷(Dumpling)被認為是一些產品以低于其正常價值(Normal Value)的價格出口至另一國家的行為。由于傾銷會對進口國同類產業產生損害,是一種不公平競爭,故《反傾銷協議》授予

2011-04-13

試析如何構建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保護性

[論文摘要]本文闡述了國家貿易政策保護性的表現,以及如何構建中國符合WTO規則的保護性貿易政策措施。[論文關鍵詞]國際貿易 政策保護性 貿易保護中國加入WTO后,應正確認識WTO這一多邊貿易組織的性質,在宏觀政策上制定出相應符合WTO的原則,反映中國利益的貿易政策,筆者就如何構建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保護性進行了闡述。一、國家貿易政策保護性的表現1、“公開型”的貿易保護“公開型”的貿易保護,是指在關貿總協定和WTO下的貿易,以及投資自由化的談判過程中還未涉及的領域,或是還未完全展開和達成協議的談判的領域,再加上談判達成協議后還沒有履行的承諾,以及協議中的一些規則的例外而引起的保護措施。還未涉及的領域,指某些國家為了維護本國的利益暫時把某些行業的自由化擱置起來不予談判;還未完全展開和達成協議的談判的領域,是指某些“敏感行業”,國家的比較優勢相差懸殊,如果完全放開會導致本國產業的“嚴重損害”,故在多邊談判中暫時將這些行業的自由化程度放低、放慢;談判后還沒有履行的承諾,指根據承諾減讓表現在還未兌現的部分;談判達成的協議規

2011-03-08

淺談入世后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保護政策調整

論文關鍵詞:WTO農產品國際貿易政策論文摘要:在分析加入WTO對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影響的基拙上,探討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保護政策的調整,建立農業國內支持新體系、農產品國際貿易保護新體系和國家支農政策新體系。一、加入WTO對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壓力1990年前后,我國糧食、棉花、油料、生豬、蘋果、烤煙等國內價格普遍低于國際價格,比較優勢明顯。但近十年來,農產品成本年均以約10%的速度遞增,致使農產品價格高于國際市場價格20--60個百分點,國際競爭力日益減弱,只有大米、生豬和蘋果、烤煙仍有比較優勢。長期以來,我國對農產品的進口調控主要依賴許可證、進口配額、檢疫標準、國有外貿企業壟斷經營等非關稅措施進行,關稅措施主要用于配額數量之外的農產品,配額內稅率普遍很低。根據烏拉圭(農業協議》和《中國加人世界貿易組織法律文件》,我國加人WTO對農產品國際貿易不利影響主要有:1.貿易措施關稅化影響。由于談判基期1986--1998年我國大部分農產品的價格低于國際市場價格,關稅化后的關稅等值為負值,這使我國不僅失去非關稅措施這一傳統屏障,而且因

2011-02-25

淺談新一輪國際貿易保護及我國外貿應對策略

〔論文關鍵詞」貿易保護特征摩擦政府企業對策〔論文摘要〕本文介紹了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的特征,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我國政府和企業如何應對這種境況的策略。1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的特征目前,國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為了對本國企業的經濟利益進行維護,各國都通過各種方法對本國產業進行保護,不斷擴大的貿易救濟措施的運用便是其突出表現。眾所周知,在舊貿易保護主義的中心是高關稅,而各種貿易救濟政策和措施是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方式,從而對外國商品的進口設置了技術、環保政策和措施等比傳統關稅壁壘隱蔽得多的多重壁壘。以下為貿易救濟政策和措施新發展特點。1.1層出不窮的各種貿易救濟新措施和新標準對于貿易救濟政策在貿易保護中的作用,美國、日本、歐盟等許多發達國家對其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并不斷采取嚴格的技術標準、綠色環保標志、衛生檢疫新規定、反傾銷、反補貼、知識產權、匯率變動等各種形式的不易監督和預測,同時又具有強隱蔽性的非關稅保護措施來阻礙發展中國家的商品對其國家的出口。目前,在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中,“中國制造”已經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也就

2011-02-23

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探討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內容提要在世界經濟不斷由知識經濟推動的今天,強勢經濟國家將保護其具備比較優勢的知識產權作為其競爭戰略的首選。知識產權保護已經成為國家和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也成為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越來越重要的推動力量,有的國家還把它上升到經濟與政治問題的高度,因而對知識產權保護政策的分析,對維護國際經濟秩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第一部分分析了采取不同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福利和技術進步影響。第二部分考察了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和以韓國、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的成功實施,對其國際貿易和經濟的影響。第三部分以中美知識產權貿易摩擦為例,探討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立利益背后的原因,并從中發現我國應對發達國家主導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時所面臨的問題。第四部分在對以上部分綜合理解下,結合我國經濟現狀、知識產權實施的現狀及面臨的WTO等國際規則,如何制定、實施一個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知識產權政策提出建設方面的建議。關鍵詞: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貿易;TRIPs;中國知識產權戰略引言20世紀中葉以

2011-02-17

淺論知識產權保護對國際貿易格局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知識產權保護世界貿易格局發展中國家影響【論文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和技術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迅速提高,世界各國紛紛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本文通過分析國際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提高,對世界貿易格局的影響,從而對發展中國家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產權已成為當代國際貿易中競爭優勢的主要祛碼和最有價值的搏弈工具,是世界各國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一、知識產權保護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及發展現狀在經濟全球化與知識經濟大潮的推動下,發達國家尤其是具有技術優勢的經濟強國,不僅在在其知識產權國內政策中制定了符合本國實際和服務國家利益的戰略目標,而且隨著國際貿易發展和利益的驅動,大力推動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化進程。相比之下,技術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的推進過程中則處于被動,缺乏發達國家從低水平保護到高水平保護的必要過渡期,在國際貿易的現代化進程中處于不利的發展地位,發展中國家強行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并沒有對本國對外貿易的

2011-02-11

淺談中國企業如何應對世界貿易保護主義

摘要: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各國的需求急劇降低,市場也在不斷減少,為了保護自國經濟,有的國家不顧國際輿論的指責,開始舉起了貿易保護主義的旗幟,貿易爭端的情形在不斷加劇。關鍵詞:中國企業 世界貿易 保護主義0 引言自從2008年9月份以來,世界各國經濟遭受了最嚴峻的一次挑戰,美國的次貸危機演變成了全球性的世界金融危機,對經濟發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資生產、貿易、生活消費都出現了萎縮,世界經濟的發展明顯減緩。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各國的需求急劇降低,市場也在不斷減少,為了保護自國經濟,有的國家不顧國際輿論的指責,開始舉起了貿易保護主義的旗幟,貿易爭端的情形在不斷加劇。1 貿易保護主義原因分析中國目前已經成為遭到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之一,到2001年9月初,已有29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提起反銷售案件379起,涉及五礦、化工、輕紡、土畜、機電、醫保等4000余種商品。其中裁定傾銷成立的占60%以上,其立案數、裁定率均居各國之首,使中國成為國際反傾銷的最大受害國,近兩年,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對中國反傾銷案激增,僅2000

201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