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市場經濟
德國社會市場經濟對我國構建和諧社會啟示
摘要:二戰后,德國在戰爭廢墟上重建家園,迅速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經濟大國。究其成功之因,在于德國從國情出發,選擇合適的發展道路。我們應立足自身實際,吸取和借鑒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成功經驗,深化改革,努力創新,完成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歷史使命。 關鍵詞:和諧社會;社會市場經濟;社會保障;政府干預1德國社會市場經濟模式的基本理念德國現行的社會市場經濟模式,是一種以私有制為主體,鼓勵和發展市場經濟,強調個人自由和市場競爭,同時主張宏觀調控和政府干預,消除市場缺陷,實行廣泛的社會保障制度,以保證整個經濟和社會的公平、效率、發展、穩定的經濟發展模式,通常也叫“德國模式”。它作為一種由國家調節的市場經濟,確立了明確的社會市場目標———“將市場經濟中的自由原則與社會平等原則相結合”。政府在市場中的功能介于自由市場經濟模式與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模式之間,以私有制為主體,鼓勵和發展個人自由和市場競爭,同時主張宏觀調控和干預,實行廣泛的社會保障制度,以保證整個經濟和社會公平、效率、穩定、發展。2德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下對構建和諧社
社會市場條件下個人價值的質疑及思考
論文關鍵詞:個人;社會價值;自我價值;尊重;滿足論文摘要:個人的自我價值是個人作為客體對自己的需要的滿足。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不是個人的自我價值,而是個人作為價值主體對社會價值的占有和享用。每個人都應該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和個人的自我價值的高度統一,并且努力使個人的社會價值大于個人的自我價值。個人價值問題是決定青少年個人追求導向的重要問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核心問題。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個人價值觀,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人們通用的價值觀點(以下簡稱“通用觀點”)包括兩個方面,即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這種“通用觀點”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對人們的價值觀產生著誤導。一、價值關系中的主體和客體是確定的在個人與社會的價值關系中,“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是個人的社會價值”。這里的個人是價值的客體,社會是價值的主體,價值是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同樣,在“雷鋒”與“社會主義中國”的價值關系中,雷鋒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是雷鋒的社會價值,這里的“雷鋒”是價值的客體,“社會主義中國”是價值的主體,價值是
德國社會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初探
德國的市場制度無疑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人1993-1995年留德期間,正好經歷了德國1994年的超級大選和德國經濟1990年到1994年從衰退轉化到復蘇的過程,因此對德國法律制度的效用有親身的觀察和較深的認識。一社會市場經濟以及社會市場經濟法律制度的基本含義根據德國"經濟奇跡之父"艾茵哈特的設想,社會市場經濟就是把市場競爭自由原則和社會利益均衡原則相結合,把個人進取心與社會進步相結合,以社會大眾福利制為目的的市場經濟體制〔1〕。 因取得社會進步和貫徹福利制是國家的任務,所以國家必須建立對經濟生活的宏觀調控機制。因此社會市場經濟的特征可以概括為三點:一是市場經濟,二是國家宏觀調控機制、三是大眾福利制。社會市場經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在德國取得執政地位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提出的執政綱領,在他們戰后長期的執政中這一綱領得到了充分的實施,在社會市場經濟作為基本國策規定入憲法之后,也得到了曾經一度執政的社會民主黨人的遵守。所謂市場經濟,就是以商品生產與交換為目的,以自由競爭為手段的經濟體制。德國歷屆政府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