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
2012年心理咨詢工作大學生實習報告
我在紅楓心理咨詢中心開始了心理咨詢實習。我的實習目標是通過實踐提高自己的咨詢技能和水平。在一個月的實習過程中,主要回復咨詢郵件,網絡QQ咨詢;每個星期二,實習小組進行案例討論,角色扮演以及共情訓練。這一個月的心理咨詢實習,我有不少的收獲:一、通過網絡咨詢實踐,學習進行攝入性談話,搜集咨詢者的基本資料,對咨詢者的問題有一個大概了解,進而梳理問題脈絡;咨詢中最關鍵的是對咨詢者的共情,這是建立有效、良好的咨詢關系的基礎,將對咨詢者情緒、情感的理解,以自己的語言反饋給咨詢者,以使對方感受到被關注和尊重;二、通過案例討論,大家表達各自的見解。不同的咨詢員對咨詢者的問題會有不同的理解,大家共同分析和討論,集思廣益,尋找咨詢者問題的關鍵點;我從中發現自己看法的偏狹,開闊自己的思路,提升了咨詢知識水平:咨詢的焦點要轉入咨詢者身上,引導其進行思考;咨詢員要有精神分析的眼光,人文主義的心態,認知行為的方式,家庭治療的形式;三、通過角色扮演,我以咨詢者的身份,講述了自己在情感之中的困惑,以及成長過程中與家庭成員的情感紛紛問題;一方面
試析高校心理咨詢機構專職教師的培養
論文摘要:高校心理咨詢機構專職教師的培養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高校心理咨詢專職教師專業培養措施單一,他們對學生工作不夠熟悉,缺少專業督導,其自身心理問題有待重視等。因此,針對高校心理咨詢機構專職教師,應拓寬其專業培養途徑,加強對其學生事務工作能力的培訓,加強專業督導,重視其自身心理健康問題。論文關鍵詞:高校;心理咨詢;教師;培養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我國高校基本上已經成立了面向大學生的心理咨詢機構,配備了專職教師。如何對高校心理咨詢機構的專職教師進行培養成為高校大學生心理工作的一個新課題。一、高校心理機構咨詢專職教師培養中存在的問題1.高校心理咨詢專職教師的心理學專業培養措施單一教育部門對于高校心理咨詢教師的專業學習僅有次數的要求,至于心理咨詢教師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尚未形成科學的體系。高校心理咨詢教師面對的大學生是一個相對單一的群體,針對他們的心理咨詢既具有普遍的規律,又具有其獨特的一面。但是,大學生心理咨詢獨特規律的研究比較少,相應的培訓也少。當前高校心理咨詢教師參加的心理學專業學習與社會上其他心理咨詢師
1023例綜合性醫院心理咨詢者特點淺析
作者:沈啟瑩 胡燕 李良杰 朱記軍 耿德勤【摘要】 目的 分析綜合醫院心理門診咨詢者的臨床特征,探討咨詢手段和適應證。方法 收集并統計分析2002~2005年1023例初次在綜合性醫院心理門診就診的咨詢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咨詢者主要以神經癥和一般心理問題較多,年輕人較多。主要集中在學習問題、工作問題、健康、家庭關系、戀愛問題、夫妻關系、人際關系、性問題、軀體不適、情緒問題等,且在性別、年齡中分布不同。 結論 綜合醫院心理咨詢涉及問題廣泛,以輕度精神障礙和一般心理問題為主,不同于專業的心理衛生機構。綜合醫院應開設并加強心理咨詢門診,提高對心理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水平,以適應社會競爭加劇帶來的日益增多的心理健康需求。 【關鍵詞】 綜合醫院;心理咨詢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ees in comprehensive hospitals and to probe into the counseling approaches a
試議高職心理咨詢師隊伍建設的多維路徑
論文摘要:高職生在接受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而高職心理咨詢師隊伍正是為了能夠緩解學生的這些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所以說建設好高職院校心理咨詢師隊伍,才能夠確保學生的健康成長、健康發展。本文圍繞高職院校心理咨詢師隊伍建設的多維途徑進行探討。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心理咨詢師;隊伍建設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場體制改革的浪潮下,各行各業競爭加劇,市場對人才能力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職院校首當其沖承擔起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社會責任,健康的心理保障是學生多方面能力培養的前提,高職學生正處于心理和生理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時期,心理各方面需求激增,在面對目前紛繁復雜的社會時,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成為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關心的問題。時代的高速發展具有兩面性,往往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使市場復雜化,學生的心理問題在這一時期尤為突出,對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目前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情況、問題和對策展開討論,探尋高職院校心理咨詢師隊伍建設方式,從而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級專業人才。一、高
試析高職思想政治工作與心理咨詢
論文摘要:一直以來,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愛國主義情懷的道德思想培養是建設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隨著社會進程的加快,人們的生活觀念和對形形色色事物的看法也都有著不同往日的差異,尤其是當下正處在我國社會的重要轉型時期,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健康的心理素質在當代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詢也已成為各院校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論文關鍵字: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咨詢高職院校由其不同于其他大學院校的自身特點,以及從目前各類高校的調查實踐中來看,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問題多發普遍高于其它大學院校。為了使高職院校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我們特將心理咨詢工作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視野中來,通過兩者的強力引導與培養,相信能夠解決高職院校學生當前的思想問題,從而為我國的建設培養出更多、更有用的可造之材。本文試從思想政治工作與心理咨詢關系兩者的聯系著手分析,從而就兩者的結合中提出幾條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應對措施。一、心理咨詢與高校思想政治
對于一例大學生焦慮情緒心理咨詢報告
論文摘要:本案例運用空椅子技術和認知療法為一例焦慮情緒的大一新生進行了心理咨詢,針對其不合理信念進行一系列有效矯治,結果改善了求助者焦慮、緊張、擔心等的情緒,改善了求助者睡眠狀況。本文詳細報告了案例的基本情況和心理咨詢過程。論文關鍵詞:焦慮情緒;空椅子技術;認知療法一、來訪者情況介紹(一)基本資料與測評結果張某,女,大專院校一年級學生,20歲。身高1.60米,面色憔悴。小張獨自一人走進咨詢室,衣著整齊干凈。神情緊張,愁眉不展,談話有些拘謹憂慮,精神狀態顯得低落。神志清楚,說話條理切題,性格內向。目前,張某在大學里只是和宿舍同學比較親近,朋友不是特別多,還沒有男朋友。無重大軀體疾病歷史,家族亦無精神疾病史。對其進行心理測量,結果如下:癥狀自評量表 (SCL-90)測驗結果顯示呈現陽性的項目是軀體化因子、焦慮因子。 焦慮自評量表(SAS):粗分51,標準分為63,屬于中度焦慮。(二)個人陳述小張說,最近一個月她感到特別心慌,睡眠也不是很好,差不多將近一個多月沒有好好睡過覺,每天都在一種恐慌的情緒中度過
關于農村小學心理咨詢師的素養與成長
摘要:心理咨詢師的健康成長在每個階段都有其應有的特點、所面臨的挑戰和需要處理的問題。如果一個心理咨詢師有條件或能夠準確認識清楚自己處在每一個發展階段的特點和所面臨的挑戰,正確地學會處理每一個階段的問題以及和來訪者之間表現出來的困難,那么這個心理咨詢師才有可能健康地成長為一個有能力、真正能夠幫助別人的專業工作者。本文試述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一名“專業”心理咨詢師的過程,旨在引起大家的關心重視,讓農村小學心理咨詢工作真正的開展起來。關鍵詞:農村小學 心理咨詢師 階段問題 素養形成 專業發展一、待在深閨無人識,“專業”心理咨詢師很難專業1998年,當我成為一名教師的時候,對于心理咨詢師這個名稱尚未聽說,更不會想到自己還會成為一名“專業”心理咨詢師。現在知道早在2002年時,國家職業資格心理咨詢師全國統一培訓鑒定工作正式啟動了。也許當你想開始學心理咨詢的時候,會沖著宣傳中的高薪去,想著什么自我調節而去,自信的以為可幫助他人而去……在2007年,不甘面對天天同樣而乏味的工作,我想自己是職業倦怠了,抱著讓自己的工作有些含金量,或許還能賺點外快的想法,
對于高校心理咨詢中阻抗解除技術的應用
論文摘要:心理咨詢中的阻抗,就是來訪者對心理咨詢過程中自我暴露與自我變化的抵抗,表現為對某種情緒的回避,或對某種痛苦經歷的否認等。本文分析了來訪大學生產生阻抗的原因和阻抗的表現形式,以及阻抗解除技術的實踐應用。論文關鍵詞:心理咨詢;阻抗;心理咨詢師;來訪者在心理咨詢中,來訪者對于心理咨詢過程中自我暴露與自我變化的抵抗稱之為阻抗。精神分析、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等心理學流派都對阻抗作了詳細的描述和分析。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阻抗都是影響心理咨詢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是心理咨詢過程中的一種伴生現象,咨詢師只有加以準確的認識和有效的解除,才能順利達到預期的心理咨詢效果。如果對咨詢過程中出現的阻抗現象不予理會或處理不當,整個心理咨詢的進展和效果都會受到影響。本文著重分析了來訪大學生產生阻抗的原因和阻抗的表現形式,以及阻抗解除技術的實踐應用。一、阻抗產生的原因心理咨詢專家卡瓦納認為來訪者產生阻抗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成長必然帶來某種痛苦,二是行為的失調是機能性的,三是來訪者可能帶有某種反抗心理咨詢的動機。在高校的心理咨詢中,咨詢的目
關于心理咨詢效果的評估
[摘要] 隨著心理咨詢的迅速發展,對咨詢效果的評估成為了急需解決的現實與理論問題。本文回顧了心理咨詢效果評估的研究歷史,對有關模型進行了述評,并圍繞心理咨詢效果評估的核心問題提出幾點具體建議,以期對咨詢效果評估的研究與實踐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關鍵詞] 心理咨詢 評估1、引言伴隨心理咨詢實踐及理論研究的深入,咨詢有效性成為了臨床心理學家最關注的問題,心理咨詢效果評估在國內外越來越受到重視。來訪者通過與咨詢師的互動后會在某些方面發生變化,如何反映并分析這些變化從而判斷心理咨詢是否達到了預想效果,就關系到心理咨詢的效果評估問題。心理咨詢效果的評估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由單維向多維轉變,這是評估多元化的一種進步體現,但是多維評估要求多種測量,需要更多人力物力,因此也更難于獲得來訪者及其他人員的合作,研究之間的對比分析也越困難。鑒于此,咨詢之初就有必要及時建立一個科學高效的評估模型,對階段性及整體的咨詢成果進行評估與總結。2、歷史研究早期心理咨詢的效果評估多采用基于特定理論的單一技術,在評估方式上,多采用來訪者自
關于美容心理咨詢在整形美容外科的臨床應用
作者:李京 高靜 趙梨花 徐艷梅 張素嬌【摘要】現代社會醫學整形美容發展迅速,在整形美容技術日漸成熟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學者把關注的焦點轉向醫學整形美容過程中心理因素影響的研究,整形美容心理咨詢將在醫學整形美容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從醫學整形美容的心理學背景、心理異常類型以及整形美容患者心理引導等角度出發闡述美容心理咨詢在整形外科中的臨床應用。【關鍵詞】醫學整形美容;心理咨詢;心理引導1醫學整形美容心理學背景隨著物質文化的不斷豐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后,人們更多地把注意力轉移到對身體健美、感官愉悅的追求上。在此基礎上,伴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醫學技術的發展,醫學整形美容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但在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醫學整形美容手術與其他普通外科手術不同,普通的外科手術治療是為了保證人體各器官的完整和生理功能的健全,而醫學整形美容手術則是一種錦上添花的的手術,它的目的是運用維護、修復、改善、和塑造人體美的手術方法來滿足人們對于美的追求,提高人的生命活力和生活質量。普通外科手術是否成功取決于手術后患者的
對于意義療法在心理咨詢中對自我認知的意義
論文摘要;意義療法是由維克多·E·弗蘭克爾教授提出的,他認為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尋找生命的意義。本文對意義療法進行了簡單介紹,其最終目的是幫助個體尋找生命意義,幫助個體重新認識自我,提高自我認知水平。意義療法能夠使個體的自我認知水平得到發展,而個體自我認知程度和心理健康之間有著密切關系。論文關鍵詞;意義療法 自我認知 自我意識維克多·E·弗蘭克爾是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神經病學和精神病學教授。他是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之后,被稱為“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的意義治療的創始人。由于弗蘭克爾有醫學背景,因此他關注神經官能癥的性質和治療。他把神經官能癥分為幾種形式,并把由心理原因產生的神經官能癥歸結為患者不能從他的存在中找到意義和責任感。 自我認知是對自我的洞察和理解。當個體通過意義療法找到生命意義的同時,也是自我認知達到一個全新境界的時候。因此,想要解釋意義療法和自我認知,就需要說明這二者之間存在的共通點。 一、意義療法與自我認知的關系 弗蘭克爾發現,許多神經官能癥患者并不是由神經生物學的原因導致癥狀出
關于東西方文化差異對心理咨詢過程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 摘要:本文從心理學的多元文化論入手,在若干跨文化案例的分析中,輕化了傳統的精神分析、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的理論模式,而強調了文化層面上,東西方差異對來訪者、咨詢師和心理咨詢過程的影響的分析。這幾例或成功或失敗的案例從不同方面展示了這些文化差異所導致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認知或行為方式在咨詢過程中的表現形式以及影響。最后通過對這些案例的總結,簡單闡述了東西方文化的若干差異敏感點及來源,并提出了相應的針對跨文化咨詢的指導方針與技巧。關鍵詞:多元文化論;東西方文化差異;心理咨詢;跨文化咨詢指導方針與技巧引言:20世紀80年代至今,多元文化論(multiculturalism)逐漸成為心理學的重要研究取向之一。這是基于各國——尤其是美國——的社會人口構成的重大改變:更多的移民、其他人種和少數民族逐漸占據著各國文化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重新認識各民族及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尊重其文化特性、擺脫心理學對西方主流文化的單一依賴性是心理學研究與應用的新重點。在心理健康領域中,文化多樣性對心理咨詢過程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不僅來訪者的文化背景愈加復雜、
關于心理咨詢技術治療神經癥20例
作者:段彩玉 周云芬 趙加維【摘要】目的 探討神經癥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用心理咨詢技術診斷和治療神經癥。結果 治愈18例,好轉2例。結論 心理咨詢技術在臨床中治療神經官能癥有顯著療效。【關鍵詞】心理咨詢技術 治療 神經癥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筆者自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接診的內科病人中,符合神經癥診斷標準[1]的有20例,其中:男4例;女16例;神經衰弱9例,凝病性神經癥5例,恐懼性神經癥2例,焦慮性神經癥2例,抑郁性神經癥2例。1.2 治療方法及結果20例患者曾到多家醫院常規內科治療過,基本無效,通過與患者會談,了解到他們多數性格內向,各自都經歷過重大生活事件,有持久的內心沖突,深感痛苦,嚴重影響著他們的生產、生活和社會交往。結果筆者在內科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主要用合理情緒療法[2],經過1-8次不等的咨詢,治愈18例,好轉2例。2 典型病例病例1:某男性,14歲,初二學生,因身體不適,經常請假1年余,學習成績
對于北京市小學心理咨詢室的建設情況調研
論文摘要:為落實《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北京市中小學校和職業學校心理咨詢室建設基本要求的通知》要求,保證實施2007年德育工作要點提出的北京市小學中心校以上的建成心理咨詢室的工作目標,為及時了解區縣和學校工作進展狀況,幫助和指導學校建設好示范性心理咨詢室,加快和推動北京市中小學心理咨詢室的建設與應用,從2007年6月6日到6月22日,作者對北京全部18個區縣和燕山的小教科、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及40所小學進行了調研。調研發現,北京市小學心理咨詢室建設情況與2006年調研的結果相比已經有了比較大的改進。論文關鍵詞:北京市;小學心理咨詢室;建設;改進一、問題提出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咨詢方法是指通過教育者與學生進行談話或通信,對學生的心理障礙進行疏導的一種方法。它與政治思想工作有很大區別,不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問題,而是解決心理困惑和障礙、培養良好的心態、健全的人格、保持心身健康的問題。我們于2006年進行調研時曾經發現:在所調查到的北京1452所學校中,有固定提供心理服務的專門場所的學校有829所(57.09%)
試議學校心理咨詢中的共情
論文摘要:近年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頗受重視,很多學校都設立了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進行心理咨詢。這樣做無疑為學生心理健康的良好發展提供了土壤。心理咨詢對咨詢師的素質要求非常高。咨詢成功與否往往取決于咨詢師是否能和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而這種關系的確立關鍵在于咨詢師要具備一些專業素養,如共情、接納等。其中共情尤為重要,可以說是整個心理咨詢的基石,所以也比較難掌握。學校背景中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是從成人咨詢與成人治療那里移植過來的,因此其基本技巧及遵循的原則與成人心理咨詢并無實質性區別。本文結合學校心理咨詢的特點對學校心理咨詢中的共情進行了一些探討。論文關鍵詞:學校心理咨詢;共情;體驗;表達一、共情的概念和發展共情,英文為empathy。這個單詞原來是由兩個希臘字所組成的。“em”的意思是“進入”(in),“pathy”的意思是“感覺”(feeling)。這兩個字拼在一起首次成為一個英文單詞是在1912年,而后推廣沿用至今。共情這個概念受到了很多心理學家和治療師的重視。人本主義治療大師羅杰斯是第一個在心理咨詢中大規
關于希望療法:論中學心理咨詢的新方向
〔論文摘要〕積極心理學旗下希望療法的出現給中學心理咨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以提高中學生希望水平為理念,希望療法在中學心理咨詢運用時主要包括灌輸希望、確立合理清晰的目標、培養好路徑思維和動力思維、目標達成的檢驗和鞏固等步驟。希望療法在中學應用時需結合實際情況吸收多流派的相關技術,摒棄一些負面的影響,才能在心理咨詢中發揮作用。〔論文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希望療法;中學心理咨詢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希望已成為其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開始了對希望理論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以美國斯奈德(Snyder)為代表的積極心理學研究隊伍在希望的發展、希望的意義和希望培養的研究上取得了豐碩成果,并且就希望理論提出了“希望療法”用以心理咨詢。希望療法目前已經逐漸被國內外心理學工作者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且逐步完善。當前,以90后為主體的中學生群體問題層出不窮,厭學、人際關系等問題普遍反映了一些中學生希望水平較低。希望療法的出現可以給中學心理咨詢提供新的幫助。一、希望療法在中學心理咨
試議高職院校開展網絡心理咨詢的思考
[論文摘要]網絡心理咨詢已成為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利用網絡心理咨詢的優勢,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值得重視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文章分析了網絡心理咨詢的含義、特點及其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并指出提高高職院校網絡心理咨詢服務的對策。[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 網絡心理咨詢 心理健康教育近年來,網絡已成為許多高職學生學習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計算機的普及、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為高職院校網絡心理咨詢的誕生與發展提供了可能。如何運用網絡平臺,發展心理咨詢,幫助學生解除心理困惑、解決心理問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一、網絡心理咨詢的含義學者們對于網絡心理咨詢的含義目前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美國國家注冊心理咨詢師協會把網絡心理咨詢定義為:“心理咨詢師與當事人使用電子郵件、聊天室或網絡視頻設備,進行遠距離的同步/實時或異步/非實時的互動。”李偉健、孫炳海等人認為:網絡心理咨詢是指咨詢師以網絡為媒介,運用各種心理咨詢的理論和方法,幫助當事人以
關于從素質教育視角看學校心理咨詢存在的內在缺欠及心理素質教育的發
心理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架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其他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視角看,學校心理咨詢主要存在五大內在缺欠。學校心理咨詢機構應擴展其工作職能,成為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基地,工作內容走向體系化。一、從素質教育的視角看學校心理咨詢存在的內在缺欠當前,素質教育在十多年的探索和實踐中不斷發展并日臻完善,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和培養日益得到重視。但從目前高校心理教育的發展狀況來看,作為學校實施心理素質教育的主要機構——學校心理咨詢部門——所開展的工作與素質教育的要求尚存在相當的距離。(一)從素質教育的視角看心理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在探索和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特征,同時也是它對各構成要素在具體實踐中的要求。1、普及性。面向全體學生是素質教育的第一要義,旨在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心理素質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種,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普及性的問題,要使學校開展的每一項心理素質方面的教育和服務達于每一位學生。2、整體性。指在進行素質教育時應從人發展的整體性角度出發,實
關于從素質教育視角看學校心理咨詢存在的內在缺欠及心理素質教育的發展
心理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架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其他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視角看,學校心理咨詢主要存在五大內在缺欠。學校心理咨詢機構應擴展其工作職能,成為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基地,工作內容走向體系化。一、從素質教育的視角看學校心理咨詢存在的內在缺欠當前,素質教育在十多年的探索和實踐中不斷發展并日臻完善,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和培養日益得到重視。但從目前高校心理教育的發展狀況來看,作為學校實施心理素質教育的主要機構——學校心理咨詢部門——所開展的工作與素質教育的要求尚存在相當的距離。(一)從素質教育的視角看心理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在探索和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特征,同時也是它對各構成要素在具體實踐中的要求。1、普及性。面向全體學生是素質教育的第一要義,旨在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心理素質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種,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普及性的問題,要使學校開展的每一項心理素質方面的教育和服務達于每一位學生。2、整體性。指在進行素質教育時應從人發展的整體性角度出發,實施
關于朋輩心理咨詢員培訓方案設計
6.心理咨詢初診接待培訓 目的要求:學習心理咨詢中關于首次接待來訪者的技術要領,幫助學員掌握接待的禮儀、專業態度,介紹基本的談話技巧并進行體驗。 具體實施:分別模擬正確和錯誤的來訪者接待過程,并分三人一組(咨詢師、來訪者、觀察者)進行練習與體驗。(此次培訓后學員可參與咨詢預約接待或助理咨詢等體驗。) 7.基礎知識和技術培訓——傾聽、非言語技巧 目的要求:進一步學習心理咨詢和朋輩心理咨詢中關于咨詢技術的理論,掌握傾聽、溝通、回應等技術和咨詢中的非言語技巧。 具體實施:三人一組模擬咨詢,讓學員進行傾聽、回應等練習,留心非言語行為對助益性關系形成的影響等。 8.咨詢理論和技術培訓——提問 目的要求:學習心理咨詢的理論和技術,掌握基本的談話技術和技巧。 具體實施:列舉來訪者常在咨詢中的提問,如搜集網上咨詢的問題,讓學員練習提問技巧,如:一般化技巧、例外詢問等。 (二)第二階段:進一步的心理咨詢理論與技術培訓和團體輔導理論技術 9.咨詢理論和技術培訓——共情 目的要求:學習心理咨詢的理念和技術,掌握共情技術。 具體實施:三人一組模擬咨詢,讓學員進行共情練習。 10.咨詢理論和
對于高校心理咨詢師職業枯竭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論文摘要]文章探討了導致高校心理咨詢師職業枯竭的主、客觀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校心理咨詢師職業枯竭的應對策略,以期為了解并解決我國高校心理咨詢師的職業倦怠問題提供參考。[論文關鍵詞]高校 心理咨詢師 職業枯竭近三十年來,職業枯竭日益成為國內外研究所關注的重點課題,其研究涉及組織行為的各個領域。我國對職業枯竭研究多集中于醫療和教育領域,其中對教師職業枯竭的研究較多,而對高校心理咨詢師職業枯竭的研究則相對較少。心理咨詢師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長期面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但卻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和認可,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長此以往必將損耗其工作熱情,導致職業枯竭。一、“職業枯竭”的內涵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了職業枯竭的概念,即那些服務于助人行業的人們因工作時間過長、工作量過大、工作強度過高所經歷的一種疲憊不堪的狀態。1981年,Maslach等人確定了職業枯竭的三個核心成分:(1)情緒衰竭,是枯竭的個體壓力維度,表現為個體情緒和情感處于極度疲勞的狀態,情感資源枯竭,工作熱情完全喪失;(2)非人性化,是枯
淺談心理咨詢模式下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分析
論文關鍵詞:心理咨詢模式 人力資源管理 忠誠度 溝通渠道 人力資源計劃論文摘要: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的一門科學。自1879年科學心理學誕生后,心理學成為了一種基礎性學科【1】。企業的心理咨詢模式管理學是以組織中的人作為特定的研究對象,重點在于對共同經營管理目標的人的系統的研究,以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心理咨詢模式下的人力資源管理有助于調動人的積極性、改善組織結構和領導績效,提高工作生活質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際關系,達到提高管理水平和發展生產的目的。當今世界經濟飛速發展,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人才資源是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是第一生產力【2】。實踐證明,誰擁有了人才,誰就能掌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本文以人力資源工作為背景,以調查某一企業部分員工心理契約內容的調查統計數據分析為依據,淺析對心理咨詢模式在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中的重要意義。1.對企業的忠誠度展現出心理咨詢模式下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在企業所擁有的一切資源中,人力資源始終是占據第一位的,不斷提高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水平,是企業發展經濟、提高市場競爭
淺談音樂表演專業學生舞臺焦慮心理咨詢的個案分析
論文關鍵詞:舞臺焦慮心理咨詢個案研究論文摘要:舞臺焦慮是一種與舞臺表演或參加表演活動有關的焦慮,已成為舞臺表演者關注的焦點。特別對于一部分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來說,舞臺緊張是災難性的。本文特別選擇了一位藝術院校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在心理咨詢中的典型案例為例,綜合運用了“心理分析”、“認識領悟”、“行為療法”等治療方法使來訪者對這一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有所領悟和認識,然后采用系統脫敏法、放松和模擬情境,逐步減輕求助者與人接觸的緊張情緒,最后達到咨詢目標,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舞臺焦慮是一種與舞臺表演或參加表演活動有關的焦慮,是一種舞臺緊張( stage stress),又稱表演焦慮( performances anxiety ),或怯場( stage fright)。表演者在舞臺上進行藝術表演的過程中,幾乎都會體驗到不同程度的緊張,有些人并不為此所困擾,因為這種緊張是可以承受的;有些人甚至喜歡一定程度的緊張,因為這種緊張狀態會使他們超常發揮,表現出比平時更好的水平;[1]但還有相當一部分音樂表演者,特別是初入表演專業的學生來說,舞臺焦慮是災難性的,常常令他們痛
淺議美國運動心理咨詢師奧運會心理服務淺析
: 論文關鍵詞:競技體育體育社會學運動心理學運動心理咨詢師美國論文摘要:在奧運會比賽前和比賽過程中,運動心理咨詢師在給運動員和教練員提供運動心理服務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與體育倫理相關的問題。與傳統的運動心理咨詢服務相比,這些問題有擴大化趨勢,要求運動心理咨詢師在工作的任何時候都要注意倫理道德行為。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委任的運動心理咨詢師面臨的一些體育倫理問題,主要包括:奧運會延長了隨隊長途旅行的時間;工作中各種關系復雜化;與奧運會相關問題的媒體應對;團隊認同;多隊同時服務;運動心理咨詢師自身照顧等問題。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夏(冬)季奧運會是真正的全球體育與文化盛事。沒有哪一個體育比賽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包括如此多的體育比賽,奧運會的巨大影響力吸引著全世界的運動員。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參賽隊伍共205個,僅參賽的運動員就多達11526名。這些數字說明,奧運會被認為是最有挑戰的頂級賽事,因此,運動員、教練員心理訓練和心理準備至關重要。在過去的30多年中,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漸漸地將運動心理學原理應用到比賽的準備中。許多國家通過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或單項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