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遺傳資源學報雜志是國家新聞出版署第一批、第二批學術期刊嗎?
來源:投稿網 2025-02-05 8:30:15
第一批、第二批學術期刊相關問題
問:第一批和第二批一共有多少本期刊?
國家新聞出版署認定的第一批學術期刊共5737本、第二批共693本。
問:第一批學術期刊和第二批學術期刊哪個好?
沒有誰比較好的差別,就只是申報評定的時間的前后一樣,第二批學術期刊的評定時間要晚一些。
問:第一批和第二批學術期刊是核心還是普刊?
有普刊也有核心,也有根本不對外征稿甚至連任何一個數據庫都不上的期刊。
問:第一批和第二批學術期刊目錄在哪里看?
本站提供第一批和第二批學術期刊目錄下載查詢: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一批學術期刊目錄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二批學術期刊目錄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投稿要求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雜志投稿須知:
1、《植物遺傳資源學報》文稿應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條理清晰、文字精煉。全文一般不超過8000字。文稿題目務求簡明,主題明確,盡量控制在20個漢字以內。中英文摘要應有實質性內容,對研究的目的、材料、方法、結果闡述清楚,起到全文縮影的作用,應精心構思,反復推敲。通常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1、5倍行距打印,可占有半頁至一頁,關鍵詞3~8個。 。
2、《植物遺傳資源學報》文稿按文題、作者姓名、單位、所在城市、郵政編碼、中文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作者、單位全稱、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格式書寫。正文每節以阿拉伯數字編號,一級標題為1、2、3……;二級標題為1、1、1、2、1、3……;三級標題為1、1、1、1、1、2……通常只設3級,前言、參考文獻不作標題。文稿首頁頁腳處應注明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學位,職稱,主要從事的研究工作和E-mail。通訊作者要注明通訊作者姓名、職稱、E-mail等。文稿屬國家或地方資助項目研究內容的,請注明基金項目的名稱及編號。文稿中的致謝寫在正文后,文字須簡明扼要。 。
3、《植物遺傳資源學報》前言應簡明介紹論文提出的背景、意義以及涉及本研究的相關國內外研究狀況,進而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及希望達到的預期效果;材料與方法應交待清楚,尤其是試驗方法應逐項詳細說明,引用他人方法需加注解,并列出參考文獻。方法有改進處須作交待,資料分析應說明分析方法;結果與分析是文稿的精萃,要體現圖文并茂,層次清晰,有理有據,圖表務必清楚,簡明;討論主要針對本研究結果與前人研究結果相同、相近或相反的結論進行評論,切不可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或與本研究無關的討論。討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反映作者的學術水平。 。
4、綜述性論文應對文稿主題作全面綜述,包括國內外情況,文中提供的信息量要大,涉及的時空要長,使讀者能比較全面的了解本研究領域歷史現狀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綜述性文章,不僅是資料的綜合,還要有作者的評述。文章不宜太長,但參考文獻要齊全,占主要的,近期的和有份量的資料不要遺漏。 。
5、文中計量單位使用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及其通用符號,如面積用hm2、m2,不用公頃、平方米,時間用d(天)、h(小時)、min(分)、s(秒),重量t(噸)、kg(千克)、g(克),溶積L(升)或ml(毫升)、mol(摩),溶液濃度用mol/L、mg/L、mg/kg。 。
6、文章涉及的公元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等各種數字,一律用阿拉伯數字表明。文稿的表、圖與文字內容應是互為補充、相輔相成,不應重復。圖表中的中文文字(包括注)均需有英文對照。表格用三線表形式,插圖最好用計算機繪圖,對圖中符號的說明應放在圖的說明中,而不是圖上,圖表均應在文中相應處列出,切忌放到文中末尾。 。
7、文中引用的參考文獻應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并在文稿中實際引用,未引用的和未公開發表的資料請勿引入。凡引用的文獻在文中應有注腳,采用順序編碼標注,即按文中引用的先后,以阿拉伯數字在引用處右上角標注,并加中括號。 。
8、文稿用5號宋體1、5倍行距排版,標點符號力求準確。文中涉及基因符號,根據國際慣例應斜體書寫。文中出現的植物屬、種及病、蟲名稱須附拉丁文學名,全名斜體書寫,再次出現時可用縮寫。物種學名的命名人,以及屬以上級別目、科、族等均用正體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