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研究雜志評職稱可以嗎?單位認可嗎?
來源:投稿網 2024-08-16 9:30:05
財經研究雜志是可以用于評職稱的。怎么判斷一本期刊是否可以用于評職稱了?首先要看期刊是否正規,正規的期刊都可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查詢,經查詢財經研究雜志國內刊號31-1012/F國際刊號1001-9952是一本正規雜志,其次就要看作者的專業和單位文件要求了。
評審時所選的專業方向應該與期刊方向一致,如財經研究雜志是屬于經濟類的專業期刊,主要欄目包括公共經濟與管理、中國經濟論壇、金融研究、財務與會計研究、區域經濟研究、國際經濟研究、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研究、產業經濟研究、專題討論。如果評審經濟方向的職稱,財經研究雜志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后一點,一定要了解清楚單位文件或者上級部門的文件具體要求,如果看不明白,或者對具體要求定義不清楚的,也可以咨詢投稿網在線客服,財經研究雜志是國家級期刊,仔細閱讀晉升文件,其中是否對期刊等級有要求,亦或者必須要科技核心、北大核心,或者是有單獨的評審認定期刊目錄。
財經研究投稿要求
《財經研究》雜志投稿須知:
《財經研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上海財經大學主辦的綜合性經濟理論刊物,系全國“百強社科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上海市學報名刊。《財經研究》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和“中文核心期刊總覽”國內三大核心期刊檢索。本刊熱誠歡迎廣大作者賜稿。
《財經研究》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等數據庫,稿件一經采用,將被與本刊有合法協議的數據庫收錄。另外,《財經研究》還加入了中國知網“中文精品哲社學術期刊外文版數字出版工程”,《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負責遴選《財經研究》部分文章進行全文翻譯和數字出版。如有不同意者,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另行處理。
投稿作者應對論文的真實性和保密性負責,且不涉及剽竊、抄襲和其他侵權問題。作者承諾論文非“第三方”(指除作者和期刊以外的任何機構和個人)代寫和代投,沒有“第三方”對論文內容進行修改;同時,已事先審閱論文全文并同意署名發表,且對論文有實質性學術貢獻,沒有未參加創作的掛名作者、沒有不知情的掛名作者等情況。文責由署名作者自負。
本刊有嚴格的審稿流程和錄用標準。投稿一般要經過初審、外審、復審、終審等環節的嚴格篩選,編輯部在任何一個環節都有權根據國家、學校有關規定及本刊的定位和學術要求等做出退稿的處理決定。
本刊已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凡投稿,請一律按“雙向匿名審稿制度”的要求將作者個人信息全部放在與正文內容相獨立的首頁,稿件中請注意避免影響匿名審稿的行為或注文出現。
為了加強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術規范,本刊執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范》以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的規范。凡投至本刊的稿件須符合學術規范與出版規范,務請注意以下事項:
論文應包括以下基本要件:(1)標題;(2)摘要;(3)引言;(4)文獻綜述;(5)理論框架和假設前提;(6)理論邏輯和經驗論證;(7)分析結論以及理論和實踐意義。
論文字數要求為15000-25000字,本刊恕不接受短文和超短文。
論文的中文正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請附500個字以內的摘要,3-6個關鍵詞。同時,文章題目、作者單位、摘要及關鍵詞均要譯出英文,作者姓名要標出漢語拼音。
國家、省部級基金及其他重大或重要科研項目產出的文章請注明項目名稱和項目主持人姓名。在括號內注明項目編號,并附上復印件。
注釋為每頁腳注,并標上序號,每頁重新編號。
論文須有引用文獻,采用“實引”方式,參考文獻列于文末,并標上序號。請在文獻題名后注明文獻類型(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術論文D、論文報告R、標準S、專利P、電子文獻[EB/OL])。文獻著錄格式如下:
著作:[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期刊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期):起止頁碼。
報紙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章:[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譯著:[序號](國名或地區)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譯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電子文獻: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EB/OL].文獻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
若作者無事先特別說明,就默認編輯部有權對其在本刊已發表論文做知網英文翻譯(財經研究在知網的英文版文章),當然本刊對所選用中譯英文章會及時通知作者。
來稿請按本刊的編排格式排版,若稿件中含有數學公式、表格、曲線圖及其他圖表,請用計算機編寫相關內容,并務必保證其中的符號、數字、文字、圖線清晰規范,以便在排版時直接使用。
稿件一經采用,本刊將及時通知作者。本刊不收審稿費和版面費,并對刊用稿支付作者稿酬。自投稿之日起三個月未收到編輯部通知,作者可另行處理稿件,本刊不一一回復。作者投稿不必郵寄紙質稿,登錄采編系統即可實現電子投稿。作者通過采編系統可以實時跟蹤查詢稿件處理狀態,閱讀審稿意見,并上傳修改稿。本刊不接受電子郵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