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會通訊雜志評職稱可以嗎?單位認可嗎?
來源:投稿網 2024-08-16 9:30:05
財會通訊雜志是可以用于評職稱的。怎么判斷一本期刊是否可以用于評職稱了?首先要看期刊是否正規(guī),正規(guī)的期刊都可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查詢,經查詢財會通訊雜志國內刊號42-1103/F國際刊號1002-8072是一本正規(guī)雜志,其次就要看作者的專業(yè)和單位文件要求了。
評審時所選的專業(yè)方向應該與期刊方向一致,如財會通訊雜志是屬于經濟類的專業(yè)期刊,主要欄目包括專家特稿、理論追蹤、研究與探索、財務實踐、會計實務、審計觀察、會計信息化、內控與風險、財稅與金融、國際視野等常設欄目,以及政府與非營利會計、管理會計、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yǎng)、會計史話等非常設欄目。如果評審經濟方向的職稱,財會通訊雜志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后一點,一定要了解清楚單位文件或者上級部門的文件具體要求,如果看不明白,或者對具體要求定義不清楚的,也可以咨詢投稿網在線客服,財會通訊雜志是國家級期刊,仔細閱讀晉升文件,其中是否對期刊等級有要求,亦或者必須要科技核心、北大核心,或者是有單獨的評審認定期刊目錄。
財會通訊投稿要求
《財會通訊》系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會計專業(yè)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精品數(shù)據(jù)庫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收錄期刊。刊期為半月刊。主要欄目設置包括:專家特稿、理論追蹤、研究與探索、財務實踐、會計實務、審計觀察、會計信息化、內控與風險、財稅與金融、國際視野等常設欄目,以及政府與非營利會計、管理會計、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yǎng)、會計史話等非常設欄目。本刊來稿除特別規(guī)定外,其他規(guī)范執(zhí)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shù)據(jù)規(guī)范CAJ-CD B/T 1-2007標準。
1、投稿及查詢。來稿請采用電子版,統(tǒng)一用A4規(guī)格紙,以word文檔默認的字距與行距,用5號字排版。所有稿件請作者通過本刊官網www.cktx.net首頁的“作者投稿”欄,自行將電子版上傳至本刊在線投稿系統(tǒng)。作者自投稿之日起,三周后可登錄本刊網站首頁“稿件查詢”欄,查詢稿件審稿及采用情況。稿件一經錄用,將由編輯部統(tǒng)一回復至作者郵箱。有關稿件采用的其他問題,可電詢027-87275190。
2、作者信息。所有來稿需提供作者本人完整的個人信息,包括:作者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職稱(職務)、學歷、工作單位、詳細收件地址、電子郵箱、手機號碼。所有來稿一經錄用,將不接受變更第一作者,若執(zhí)意修改,本刊有權拒絕采用。
3、參考文獻。本刊實行實引制,凡引用他人的觀點、論據(jù)、成果等,必須在文中標注被引者姓名、年份,同時還須在文尾注明出處。參考文獻以[1] [2] [3]……編號排在文尾,并與文中對應觀點引用出處編號一致。
4、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及其他基金資助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并在來稿文檔的首頁醒目處予以注明。
5、勿一稿多投。所有來稿其主體內容應未曾發(fā)表過或被其他出版物刊載過,且無一稿多投。對一稿多投的稿件,本刊除不再采用其來稿外,同時還將要求支付編輯、印刷、校對等費用。
6、忌抄襲。所有來稿都必須嚴格遵守《著作權法》,若稿件出現(xiàn)抄襲、剽竊等學術腐敗行為,本刊將進行公開譴責;對由此引起的著作權糾紛,一律由作者自行負責,本刊概不承擔連帶責任。本刊采用中國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tǒng)進行重合率檢測,對重合率超出本刊規(guī)定標準的稿件,本刊一律不予采用。
7、文責自負。凡本刊發(fā)表的文章,均屬于作者個人的見解,一律文責自負,不應理解為代表本刊的意見與觀點。
8、編輯部刪改權。編輯部根據(jù)本刊的要求有權對來稿進行修改、刪節(jié),如作者不同意修改、刪節(jié),請在來稿中注明,凡未注明者均視為作者默認本刊的規(guī)定。
9、轉載授權。本刊保留一切權利,除有關文獻檢索機構轉載本刊文章外,其他媒體轉載文章,都必須取得本刊的授權。
10、稿酬約定。作者稿件一經刊出,即付相應稿酬與樣刊。在我刊所付稿酬中已含有本刊印刷版(含本刊網絡推送)、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稿酬,文稿刊登后可供以上數(shù)據(jù)庫收錄、轉載并上網發(fā)行。若作者不同意文章在以上數(shù)據(jù)庫刊載,請投稿時在稿件中注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