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醫學雜志評職稱可以嗎?單位認可嗎?
來源:投稿網 2024-08-16 9:30:05
中國數字醫學雜志是可以用于評職稱的。怎么判斷一本期刊是否可以用于評職稱了?首先要看期刊是否正規,正規的期刊都可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查詢,經查詢中國數字醫學雜志國內刊號11-5550/R國際刊號1673-7571是一本正規雜志,其次就要看作者的專業和單位文件要求了。
評審時所選的專業方向應該與期刊方向一致,如中國數字醫學雜志是屬于醫學類的專業期刊,主要欄目包括數字醫學基礎研究、新技術應用、智慧醫院建設與實踐、智能醫學與數字診療、數字診療技術與應用、數據管理與利用、互聯網 醫療健康、基礎設施建設與網絡安全、基層與區域衛生信息化、專題策劃、專家述評、標準共識、前沿動態、案例分享等。如果評審醫學方向的職稱,中國數字醫學雜志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后一點,一定要了解清楚單位文件或者上級部門的文件具體要求,如果看不明白,或者對具體要求定義不清楚的,也可以咨詢投稿網在線客服,中國數字醫學雜志是國家級期刊,仔細閱讀晉升文件,其中是否對期刊等級有要求,亦或者必須要科技核心、北大核心,或者是有單獨的評審認定期刊目錄。
中國數字醫學投稿要求
《中國數字醫學》雜志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主辦的科技期刊。2009年6月至今,連續12年評定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673-7571,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CN 11-5550/R;每月15日出版,郵發代號80-133,面向各級醫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醫療衛生機構、醫學院校、科研單位、IT企業廠商等單位公開發行。
一、辦刊宗旨:
及時反映國內外數字醫學發展動態,積極推動我國醫療衛生信息化快速發展。
二、辦刊方針:
著力踐行報道數字醫學動態進展,傳播數字醫學理論方法,探究數字醫學發展趨勢,解讀數字醫學技術難題,展示數字醫學科研成果,傳遞數字醫學市場信息。
三、主要欄目:
數字醫學基礎研究、新技術應用、智慧醫院建設與實踐、智能醫學與數字診療、數字診療技術與應用、數據管理與利用、互聯網 醫療健康、基礎設施建設與網絡安全、基層與區域衛生信息化、專題策劃、專家述評、標準共識、前沿動態、案例分享等。
四、來稿要求:
1.整體要求:文稿必須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先進性和實用性;資料可靠,論點鮮明,數據準確,結構完整,層次清晰,語句通順。綜述一般不超過6000字,其他文稿一般不超過4500字。
2.文章題目:簡明恰當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不得使用非公知的縮略詞、縮寫字符和代號等,一般不用副題名;中文題名不超過20個漢字。
3.作者姓名和單位:作者署名置題名下方,作者單位須填寫詳細(含科室),注明通訊地址(街道號碼)和郵政編碼;第一作者應提供個人資料(職稱、學歷、從事主要工作、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置于作者署名下方;注明通信作者工作單位及E-mail地址。投稿后,不能變更第一作者姓名和通信作者姓名。本刊不接受共同第一作者投稿。
另外,文稿如屬科研課題或基金資助課題請在首頁注明課題名稱及編號;若有重大意義或國際競爭首創權要求盡早發表者,亦請說明。
4.摘要:所有文稿均需附中、英文摘要,論著類文稿摘要采用結構式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及結論四部分。述評、綜述等采用指示性摘要。中文摘要250字左右,英文摘要限300個實詞以內。
5.關鍵詞:所有文稿均須標引3~5個關鍵詞。標引的關鍵詞應源自MeSH或《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未被詞表收錄的詞可選用直接相關的主題詞進行組配。
6.正文:必須實事求是,客觀真切,合乎邏輯,層次分明,簡練可讀。文稿內使用的名詞術語應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為準。縮略詞代表的術語全稱應在正文首次出現時撰寫詳細。
作者應該說明研究設計類型,并說明是否符合人體試驗倫理學標準、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情況,以及是否有患者知情同意。
圖表要求少而精,能用文字描述的,不宜用圖或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制式;表插入正文相應處,應具有自明性,力求結構簡潔,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保留的小數位數相同;表內不設備注欄。
7.參考文獻:文獻引用量一般為15篇以內,綜述可以適當增加引用量,建議引用近5年的文獻,近2年的文獻量應不少于總量的30%。著錄格式執行GB/T 7714-201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參考文獻的作者1~3名應全部列出,3名以上作者只列前3名,之后加,等,英文加,et al;外文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外文雜志名稱按《Index Medicus》中醫學期刊名稱縮寫書寫;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
8.投稿:請作者登錄《中國數字醫學》雜志網站(www.zgszyx.org),點擊在線投稿,按照網頁提示操作即可。投稿時須上傳簽署后的《中國數字醫學》論文投送介紹信及授權書。本刊收到稿件后向投稿郵箱發送回執。
稿件查詢:作者可在投稿后30天左右登錄本刊網站,點擊在線查稿,輸入用戶名及密碼,查看稿件審閱處理狀態。編輯部電話:010-81138711、81138712、81138713。
9.審稿:本刊所有稿件實行三審制,審稿周期一般為90天以內。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仍在審理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系,切勿一稿多投。
10.稿件處理:
(1)來稿實行文責自負;編輯部對文稿有刪改編輯權,有關事宜均與第一作者聯系。
(2)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所有來稿均經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一般論文文獻復制比例高于20%的稿件不予刊用,綜述不得高于30%。本刊設有學術誠信黑名單,發現學術不端行為,如一稿多投、抄襲、剽竊、偽造數據、槍手代寫等,作者姓名將進入黑名單,本刊5年內不接收該作者投稿,已經交版面費者,版面費不予退還。
(3)修改稿的處理:超過6個月未返回編輯部者,編輯部有權作退稿處理。
(4)來稿一經采用,即酌致稿酬,并贈當期雜志兩冊。所刊登的稿件本刊有專用使用權,即匯編權、印刷權、電子版的復制權、翻譯權、網絡傳播權、發行權及許可文獻檢索系統或數據庫收錄權。未經期刊編輯部同意,該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