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中醫藥投稿地址
西部中醫藥詳細信息
西部中醫藥
Wester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西部中醫藥投稿要求
《西部中醫藥》(原《甘肅中醫》)雜志,由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甘肅省中醫藥研究院、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是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甘肅省優秀期刊,被中國知網、萬方、維普、超星等大型數據庫收錄。
1 欄目設置
本刊辟有特色欄目論著(理論論著、臨床論著),方藥(道地藥材、方劑配伍、藥學研究、中藥制劑、本草新證),論壇(學術傳承、博士論壇、醫史文獻、醫理溯源、中醫文化、教學研究、醫療管理、學術爭鳴、杏林留芳、釋古博今),專題(絲路醫藥、民族醫藥、災害醫學、流行病學、政策法規、調查分析、標準規范),報道(臨證經驗、衷中參西、特色醫療、臨床護理、診斷剖析),動態(前沿探索、研究進展、品墨聞香、譯林新意),消息(廣告、征訂、征稿、投稿須知)等欄目。
2 來稿要求
2.1 文稿 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必要時應作統計學處理。
2.2 文題 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
2.3 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作者單位名稱(寫出所在科室)及郵政編碼列在作者姓名后面。如多位作者之間用“,”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分開。如:周 蘭1,葉 赤2,王 紅1,趙 濤3(1 甘肅省中醫藥研究院,甘肅 蘭州 730050;2 甘肅省中醫院腦病科,甘肅 蘭州 730050;3 甘肅省中醫院整復骨科,甘肅 蘭州 730050)。文稿的通訊作者非第一作者時,應說明;通訊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確定;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請在摘要前注明聯系電話和電子郵箱。
2.4 摘要 本刊所有欄目須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4個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基本相符。
2.5 關鍵詞 在中、英文摘要之后附上3~5個關鍵詞,關鍵詞應盡量使用最新版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醫學主題詞表》中所列的詞,且必須用全稱;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編譯的《中文醫學主題詞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的專業術語(自由詞)可直接作為關鍵詞使用,建議排在最后。多個關鍵詞之間應用分號“;”分隔。
2.6 所有投稿論文字數要求在6000字以上。
2.7 中、英文縮略語 文稿應盡量少用縮略語,以避免影響閱讀文章的流暢性。一篇文稿一般不宜使用超過5個縮略語,4個漢字以下(含4個漢字)的醫學名詞一般不用英文縮略語。4個漢字以上的名詞需用英文縮略語代替者,應在文稿第一次出現英文縮略語時,前面先寫出中文及英文全稱,英文縮略語不得拆開轉行。中文縮略語則加注在中文全稱后,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
2.8 統計學符號 本刊執行GB3358 19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統計學符號一律采用斜體表示。同時注意以下要求:①均數±標準差用(χ±s)表示,其中均數和標準差均用英文小寫、斜體;②t檢驗的“t”用英文小寫、斜體;③F檢驗的“F”用英文大寫、斜體;④χ2檢驗的“χ”用希臘字母小寫、斜體;⑤相關系數以r表示,用英文小寫、斜體;⑥概率以P表示,用英文大寫、斜體。
2.9 表和圖 分別按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并按先見文后見表(圖)的原則排列。每幅表(圖)均應冠有表(圖)題,說明性的文字應置于表(圖)下方的注釋中,并在注釋中標明表(圖)中所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本刊采用三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
2.10 參考文獻 按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中的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角標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末。文獻書寫格式如下:
[1]張延昌,楊扶德,田雪梅,等.《武威漢代醫簡》方藥注解[J].甘肅中醫,2004,17(12):11-12.
[2]潘文.中醫溫病方劑手冊[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158.
2.11 醫學名詞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和相關科學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的《英漢醫學詞匯》為準。中文藥物名稱應使用1995年版藥典(法定藥物)或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輯的《藥物名詞》(非法定藥物)中的名稱,英文藥物名稱則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2.12 數字 本刊執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測量數據按GB/T 8170-1987《數值修約規則》有關有效數字的規定取有效位數,盡量作統計學處理。
2.13 分點敘述層 請參考本刊各欄目的格式或采用1、1.1、1.1.1、1.1.1.1。
2.14 計量單位 執行GB3100 3102-1993《量和單位》中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規定及其書寫規則,注意單位名稱與單位符號不可混用。凡是涉及人體及動物體內的壓力測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Hg)或厘米水柱(cmH2O)為計量單位。
2.15 其他注意事項 ①本刊可對來稿進行文字修改、刪減,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②文稿所涉及的課題如獲國家或部、省級、市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以腳注形式于文稿首頁左下方說明,如“××基金資助項目(基金號××××)”,并附有關審批機構或部門審批證明(復印件)。③為了確保來稿具有科學的嚴肅性,維護本刊的聲譽和讀者的利益,來稿切勿一稿兩投或內容不變稍改文題、內文而分投。一旦發現一稿多投,將立即退稿;而一旦發現一稿兩用,本刊將刊登該文系重復發表的聲明,并在2年內拒絕該文第一作者的任何來稿。④本刊實行初審、復審與終審的三審制度,總審稿周期約為60個工作日左右。⑤向本刊投稿均視為接受本刊稿約約定。⑥來稿錄用并辦結錄用手續后,本刊將于出刊前4-6個月與作者聯系修改,待出刊后贈送當期刊物2冊。⑦我刊所載論文已被中國知網、萬方、維普、超星和華藝等數據庫收錄,如您強烈反對您的論文被錄入上述數據庫,請提出特別申明。
2.16 我刊聯系方式:電子信箱:gszyyk@126.com,地址: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瓜州路418號,郵編:730050,電話:0931-2337364,QQ:80556855。
西部中醫藥雜志簡介
《西部中醫藥》雜志創刊于1988年,是由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華中醫藥學會、甘肅省中醫藥研究院主辦的專業性學術期刊。標準刊號:ISSN 2096-9600;CN 62-1204/R。為中華中醫藥學會系列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全國醫藥衛生核心期刊。雜志還先后獲得“中國中醫藥優秀期刊”“甘肅省優秀期刊”“中華中醫藥學會優秀期刊”等稱號。
《西部中醫藥》雜志主編張志明教授為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名中醫,長江學者,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科技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名譽主編王自立教授為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國醫大師,首屆全國名中醫,首屆甘肅省名中醫,第一、二、三、四、五、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石學敏、仝小林、施杞、王自立、劉寶厚、張士卿、李應東、李盛華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岐黃學者擔任雜志學術顧問。編委會組成人員涵蓋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華中醫藥學會、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上海中西醫結合醫院、甘肅省中醫院、甘肅省中醫藥研究院等全國著名中醫藥院校、科研、醫療機構。
《西部中醫藥》雜志以反映西部地區中醫藥研究、開發和應用成果,傳播中醫藥信息與研究動態,繼承發揚中醫中藥傳統,促進中醫藥理論研究與學術交流為辦刊宗旨。本著提高與普及相結合的辦刊方針,設有論著:理論論著、臨床論著;方藥:道地藥材、方劑配伍、藥理研究、質量分析、制劑工藝、本草新證;隴右醫學:敦煌醫學、岐黃醫學、漢簡醫學、皇甫謐醫學、伏羲文化、隴中骨傷;論壇:學術傳承、博士論壇、醫史文獻、中醫文化、教學研究、醫療管理、學術爭鳴、杏林留芳、釋古博今、醫理溯源;專題:絲路醫藥、民族醫藥、災害醫學、流行病學、政策法規、調查分析、標準規范、域外漢方;報道:臨證經驗、衷中參西、特色醫療、臨床護理、診斷剖析;動態:前沿探索、研究進展、品墨聞香、譯林新意等欄目。讀者對象是從事中醫藥教學、科研、醫療、生產人員以及中醫藥院校的高年級學生。
《西部中醫藥》雜志先后入選“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CMCC收錄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數據庫——CMCI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我刊將以“追求卓越,領先發展,爭創一流”為發展目標,以“嚴謹、求實、團結協作、精益求精”為發展理念,為中醫藥科研、教學及臨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西部中醫藥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西部中醫藥參考文獻
熱門評論
8月12號投的,第二天就退修說是因為沒有和的參考文獻,然后我修改后再投,還是在外審中,不淡定啊~~~之前投過一次西部中醫藥雜志,初審后直接被拒。希望這次好運。
中間經過幾次退修,除了第一次的是按照審稿專家的意見進行之外,其它的都是按照編輯的要求進行修改,內容、格式、圖表都有,感覺西部中醫藥的編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對于比較對口且創新性較強的稿子,西部中醫藥的審稿還是挺快的。我的文章內容較為少見,審稿時間長了一些。
因為是第一次投稿,這個雜志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投的。如果各位朋友們的文章研究內容比較切合該刊的方向,不妨試一試投稿。需要注意的是盡量注意自己論文的題目和格式,盡量按照模板寫,給初審編輯一個好的印象。通過初審后有了外審機會的話,就有極大的幾率會被接收。
速度出乎意料的很快,5月底投了這個雜志,6月下旬收到錄用通知,中間經歷初審、外審、復審、終審,關于內容修改2次,格式問題還沒開始改,總的來說效率還是很高的。
西部中醫藥我碩士時候投過一次,我靠,審稿了2個多月,在加上修改,總共歷時將近3個月!但是出刊還需要半左右。
西部中醫藥雜志審稿速度較快,編輯修改太細致了,第一次給該刊投了這個雜志,中了!高興!沒過好久就通知錄用,修改1次后錄用,速度還算快。很感謝編輯。
當時是導師讓投我就投了,初審很快,第二天就通知交錢審稿費,當時去編輯部親自送的,后來就沒怎么過問,經常到網上查查審稿狀態,過了半都沒有進度,導師著急了,讓我打電話問編輯部,我就給編輯打電話了,結果編輯說沒什么問題了,問題不大,5月份收到了審稿意見,修改后復審,都是格式的問題,很好修改,修改后4天還是5天就給發過去了,然后又等,6月發來通知說基本錄用了。西部中醫藥雜志算是比較優秀的雜志,有些難中,周期長。運氣好的話,一以內會有結果。
西部中醫藥雜志的審稿速度真的挺快,處理速度很快,狀態更新很快,態度也很好!外審專家審稿速度也很神速,給出的審稿意見很專業,對我修改文章起了很大作用。雜志很不錯,值得推薦大家投稿。
第一次投這個期刊,感覺流程比較快,審稿速度也比較快,我覺得該期刊對數學方面的研究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也沒有偏見。排期現在還不知道。聲明一下,我不是關系戶。
西部中醫藥雜志的審稿還是比較快的,只是要求修改的次數比較多,西部中醫藥雜志的編輯很認真,需要將稿件至少修改3次以上才能正式錄用。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