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重癥醫學電子投稿地址
中華重癥醫學電子詳細信息
中華重癥醫學電子
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中華重癥醫學電子投稿要求
中華重癥醫學電子雜志投稿須知:
1、文題: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文章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一般不用標點符號,盡量不使用縮略語。英文文題不宜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題含義應一致。。
2、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前由全體作者共同討論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改動,確需改動時必須出示單位證明。作者應是:1、對研究的構思與設計,數據獲取、分析、解釋具有實質性貢獻;2、負責起草、撰寫和修改文章的主體部分;。
3、負責投稿前文稿的最終審核確認;。
4、對該研究中所有數據的精確性和完整性負責。以上4條須同時具備。僅參與獲得資金或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為作者。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均必須至少有1位作者負責。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附外籍作者親筆簽名同意在本刊發表的書面材料。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注于首頁左下方。集體署名的文章于文題下列署名單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須明確該文的主要責任者,在論文首頁腳注通信作者姓名、單位、郵政編碼及電子信箱地址。通訊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確定。如需注明協作組成員,則于文末參考文獻前列出協作組成員的單位及姓名。請應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和單位,如全部作者均為同一單位、同一科室不需標注阿拉伯數字;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數字序號l,2,3,……,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英文)或之后(中文)加注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3、摘要:論著格式的稿件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內容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包括研究的實驗設計方案、對象來源、納入和排除標準、分組方法、干預措施、觀察指標)、結果(包括關鍵性或主要數據,統計學分析方法及統計值)和主要結論,結論要與目的、方法和結果相呼應。應寫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s)”小標題的結構式摘要。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英文摘要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姓每個字母大寫,名首字母大寫,雙字名連寫)、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郵政編碼及國名。中文摘要一般不超過400個漢字,英文摘要為250個實詞左右。英文摘要一般與中文摘要內容相對應,但為了對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詳細。5.計量單位:執行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和單位表示符號,具體使用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第3版)》一書。量的名稱按GB3102、8-1193《物理化學和分子物理學的量和單位》規定執行。6.數字: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7.圖片:集中附于文后,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每張圖片均應有必要的圖題及說明性文字置于圖的下方,并在注釋中標明圖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圖中箭頭標注應有文字說明。大體標本圖片在圖內應有尺度標記,病理照片要求注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數。圖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采用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像素/英寸,并應經過剪切后充分顯示關鍵部分。說明文字應簡短,不應超過50個字,所有的圖在文中相應部分應提及。8.動態圖像: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文中應標記為“動態圖×”,每個文件名均應與文中的名稱相符,如“動態圖×”。視頻資料要求圖像和聲音清晰穩定,剪接順暢,保持可能獲得的最高清晰度模式,視頻文件采用AVI格式。9.志謝:置正文后與參考文獻之間。表達對參與部分研究工作、提供技術性指導和支持,但尚達不到作者資格的團體或個人的感謝,但應征得被志謝者同意。10.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基本執行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排列于文后。盡量避免引用摘要作為參考文獻。內部刊物、未發表資料、個人通信等請勿作為文獻引用,確需引用時,可將其在正文相應處注明。所引用文獻務必請作者與原文核對無誤。日文漢字請按日文規定書寫,勿與我國漢字及簡化字混淆。同一文獻作者不超過3人全部著錄;超過3人只著錄前3人,后依文種加表示“,等”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國人名采用首字母縮寫形式,縮寫名后不加縮寫點;不同作者姓名間用“,”隔開。電子文獻題名后應標注文獻類型標志或文獻載體標志,文獻類型和電子文獻載體標志代碼參照GB3469《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碼。每年連續編碼的期刊可不著錄期號。
中華重癥醫學電子雜志簡介
本站主要從事期刊訂閱及增值電信業務中的信息服務業務(互聯網信息服務),并非《中華重癥醫學電子雜志》官方網站。辦理業務請聯系雜志社。
《中華重癥醫學電子雜志》自2015年創刊,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的學術季刊,CN:11-6033/R,ISSN:2096-1537。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主要交流該領域的最新發展與實時熱點問題。
中華重癥醫學電子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華重癥醫學電子參考文獻
急性腎損傷患者怎樣做到恰當的營養支持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在急性腎損傷(AKI)患者中具有較高的發生率,其也是加劇急性腎臟功能損害與增加ICU患者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時、合理的營養供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促進AKI患者腎臟功能恢復,減少不良預后。危重癥患者異質性大的特點在AKI及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時表現更為突出,這也使營養供給的合理性受到挑戰。深入認識AKI...
合理選擇腸內營養配方
腸內營養(EN)是改善重癥患者的生存和降低并發癥的重要支持治療手段之一。合理選擇EN配方在于個體化的評估和對制劑內容的把握。隨著重癥臨床研究證據的累積和樣本量的擴大,新的臨床EN應用證據也在發生著變化,這種變化更加趨于不同重癥群體或個體化病癥的營養指導,更趨于細化,追求精準化。
提高重癥患者營養治療實踐質量的要素
近幾年有關危重癥營養支持研究,尤其是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RCT)研究,使人們對應激與炎癥反應期間的代謝特征與營養需要變化的了解日漸深入,對于危重疾病早期營養供給的認識也得到了更新,尤其是早期營養供給量對預后可能產生的影響更加明確。研究證實高營養風險患者早期積極的營養補充對預后產生有益影響。早期適當降低熱卡供給以及充分的蛋白質...
以臨床營養支持為基礎治療胃腸外科危重患者的歷程
1967年秋,1例因車禍致腹部發生腸外瘺的患者進入到我們醫院,入院時腸瘺達10個,分布在空腸的起始段至橫結腸,且伴有腹部裂開、感染。治療組的醫師均是初次接觸這類患者,從全國各地邀請的專家亦無經驗與良策,僅依賴患者的多條周圍靜脈大量輸注葡萄糖、電解質、血與血漿等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并給予白蛋白(國產)200 ml/d進行治療,患者的生命雖得以...
重癥醫學: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
2017年轉眼間已經過去,嶄新的2018年已經來臨。《中華重癥醫學電子雜志》2018年第1期,如期而至與各位重癥同仁見面。本刊作為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會刊,不僅在促進我國重癥醫學學科繁榮發展,搭建不同學術思想融合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也在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和延續性生命支持、多器官功能障礙患者的治療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
熱門評論
中華重癥醫學電子應該是同領域中非常不錯的刊物了。投了一篇有關基層調查術的文章,大概一個月就回復了,審稿人還給了幾篇參考文獻,挺不錯的,修改了十幾天,再審了一下就錄了。速度很快了,效率挺高的。多多支持。
首先是快遞超級給力,書本包裹的嚴嚴實實也沒破損,嗯,非常喜歡,這本雜志是增長見識,拓寬眼界,尋求心靈寧靜的很好讀物,向大家推薦推薦!
第四天發郵件咨詢,被拒。建議我修改后改投其他期刊,另外雜志只有40%的錄用率。
版面費很貴,沒聽過這個級別這么貴的期刊,不過審稿速度可以,也沒有修改,只要有創新點還是比較容易發表的
總體來說,寫綜述要有一個總體的思路,在模仿他人的同時,自己要有獨特的見解;在寫法上,注意學術性語言的撰寫,特別是要學會分析歸納;一定要有綜。
審稿非常迅猛,投稿后三天即收到回復說安排了專家審稿,專家審稿速度很快,提出的意見很中肯,經過幾次修改后錄用,編輯人很好,很負責,為該刊點贊!
期刊不錯 ,尤其是外審過程中 可能系統更新慢已經回來編輯老師特別負責,如果是面談的話可能會談好幾個小時 給一個細節都商量敲定 值得發表
很好的期刊,編輯很有效率,才半天就轉外審狀態了,外審也快差不多半個月就回來了,小修過后2個月見刊。很值得投的期刊。不過好像比較偏向有基金支持的,最好是國家基金。
2月20投了這個雜志,3月16返修,5月24錄用。由于復審時,一個專家遲遲沒有返還意見,因此耽擱了不少時間。總體來講,這個雜志還是按照自己固有的時間節點來處理稿件的!不像有些雜志,根本不按照自己規定的時間節點辦事情!
投了中華重癥醫學電子雜志內容一定要有創新,編輯很負責。途中復審了一次,差點被斃。退修時,專家兩句話的意見,編輯給出的修改意見長達8頁。編輯認真,當然我也認真。這是本人已中論文中修改最認真的一篇了。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