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科學投稿地址
出版科學詳細信息
出版科學
Publishing Journal
出版科學投稿要求
稿件要素
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字);作者署名及通訊地址;中文摘要(一般不超過200字)、關鍵詞(3—8個)、中圖分類號;英文題名;英文作者署名及工作單位;英文摘要和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注釋);作者簡介,必須包括以下項目:姓名、工作單位、職稱、學歷,主要研究領域,通訊作者的email地址。
基金項目
基金項目須以腳注形式標注于論文首頁,包括基金名稱、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
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請按照國家有關標準GB(7714-2005)。重點項目說明如下:
(1)參考引用文獻必須在正文中順序標注,并在文末參考文獻中以順序編碼列出,序號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
(2)正文中,同一處引用多篇文獻時,需將各篇文獻序號在括號內全部列出,各序號間用逗號分隔。如遇連續序號,可標注起訖序號。
(3)多次引用同一文獻時,文末參考文獻采取合并著錄,即,集中在第一次引用該文獻的序號下著錄,所有相關序號均放在此條參考文獻的“[ ]”中,如,[1,5,13]。
(4)參考文獻中作者為3人或少于3人應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外文用“,et al”或“et al”。
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示例
專著(含以各種載體形式出版的普通圖書、古籍、學位論文、會議文集、匯編、多卷書、叢書等)——[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版本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頁碼
示例:[1]余敏.出版集團研究[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1:179-193
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論文集主要責任者.論文集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示例:[1]卞葆.編輯體制改革中的質量管理工作[C]//田勝立.出版轉制與編輯工作——中國編輯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67-70
期刊中的析出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期):起止頁碼(對于合期中的析出文獻,在圓括號內注明合期號)
示例:[1]楊帆.OA出版的實現方式及其營銷策略分析[J].出版科學,2006(5):38-41
報紙中的析出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年-月-日(版次)
示例:[1]吳樂平.近觀中國期刊市場走勢[N].中國圖書商報,2001-12-04(15)
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示例:[1]江向東.互聯網環境下的信息處理與圖書管理系統解決方案[J/OL].情報學報,1999(2):4[2006-01-18].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l/qbxb/qbxb99/qbxb990203
外文文獻——用印刷體書寫或打印。主要責任者首字母全部大寫,所列項目及次序與中文文獻相同。忌用中文敘述外文。外國人名書寫時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稱,名縮寫為首字母(大寫),不加縮寫點。
示例:[1] Min H, Eom S B. An Integrat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Global Logistic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1994, 24(1):3-23
《出版科學》審稿流程
本刊執行嚴格的三審制,即編輯部初審、專家復審(雙盲同行評議)、主編終審。每篇稿件需經兩位專家以上審閱、編委會審定。在此期間作者不得將該稿投往他處,編輯部負責在2個月內將審稿意見反饋給作者。作者應按照審稿意見修改稿件,并及時修回。
出版科學雜志簡介
《出版科學》自1993年創刊,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湖北省新聞出版局主管,湖北省編輯學會、武漢大學主辦的學術雙月刊,CN:42-1618/G2,ISSN:1009-5853。主要欄目有編輯學·編輯工作 出版學·出版工作 數字技術·多媒體·網絡出版 書苑掇英 編輯史·出版史 編輯隨筆 編者·作者·讀者 品書錄。
《出版科學》立足本省,面向全國,為出版學、編輯學研究提供園地,對編輯出版實踐給予理性指導,理論性與實用性并重,總結介紹圖書、期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和網絡出版的編輯出版經驗,促進編輯出版學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
出版科學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出版科學參考文獻
新時代編輯職業追求的思考
編輯作為整個出版工作的核心,編輯的職業追求關乎出版物的質量和水平。做好編輯出版工作,出版優秀作品,第一,要通過踐行"四向四做",提升編輯人格。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更好地扮演"把關人"角色;發揚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提高業務水平;樹立為人作嫁的奉獻精神,保持對編輯工作的熱情。第二,要做學習型編輯,不斷提升職業能力。秉持嚴謹...
文化認同在國學經典“再生”過程中的角色與功能研究
國學經典的重新出版是構建我國社會價值系統的關鍵要素。以文化認同的形成機制為起點,從個人文化認同和群體文化認同兩個維度細分國學經典傳播的影響因子,認為個人文化認同影響因子可提升市場定位和細分的準確度,而群體文化認同影響因子則有助于營銷戰略的制定和執行,對提升國學經典的傳播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專業出版社知識服務及其模式研究
知識服務正成為傳統專業出版社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闡述專業出版社知識服務發展及特征,重點分析面向用戶需求個性化的專業出版社知識服務三種基本模式,即基于用戶需求的個性化定制服務、基于用戶場景的個性化崗位服務以及基于用戶行為的個性化推送服務模式,探討其內涵、適用性,并認為個性化服務是專業出版社知識服務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我和《出版科學》——紀念《出版科學》創刊二十五周年
1引言我一生經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大變革,目睹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帝、官、封三座大山,戰勝美帝國主義,一雪百年國恥,揚眉吐氣,挺立于世,富起來強起來,不屈不撓頑強奮斗的艱苦歷程,感受到莫大的欣慰和自豪。躬逢盛世,萬千歡喜,百感交集。
興文化,出版人的使命與擔當
2018年8月下旬,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在報告中強調,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必須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精神為指導,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這里總書記提出的"舉旗幟"等十五字,是我們當下做好出版工作的根本遵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熱門評論
出版科學雜志在國內還算挺好的,審稿時間跟月刊差不多。一般一個月之內都會有結果,我覺得挺快,我投過好幾篇。差不多都中了的,對于著急畢業錢用的朋友們,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出版科學的外審老師審查意見都很中肯,按照老師意見修改后,同意錄用。總體感覺審查專家是本領域的,因為意見都很到位,對文章分析很透徹。審稿流程比較規范,速度算可以。推薦投這個雜志。
收錄還是比較快的,感覺很水,一定意見沒有。但是出版也太慢了,說是一左右時間見刊,我六月交的版面費,結果通知我說明10月份見刊,太無語了。
剛剛在網上看見被拒,這可是我近幾第一次被中文期刊被拒。
11月15號投稿,21號返回技術審查意見,25號修改語言重新上傳,30號分配稿件號開始審稿,12月31號返回修改意見,1月17號上傳修改稿,1月22號通知接收。感覺速度很快啊,差不多兩個月。編輯和審稿人的意見比較中肯和專業,挺不錯的期刊。
出版科學速度挺快的,一般初審1-3天,待送外審5天,送審15天,然后出結果,如果不需要修改就直接錄用,修改的話還要耽誤15天,然后是交版面費,大約10天,總共一個半月搞定!
整個投稿過程在1個月內,編輯很認真負責,非常好的雜志。審稿老師很給力,雖然課題不新穎,但是研究比較全面深入,還是認可啦。個人感覺雜志對創新性要求相對不太高,但是對工作的細致和全面性比較看中!
雖然我的投稿經驗并不豐富,但該刊的稿件處理速度和態度的確值得稱道。向編輯部發郵件咨詢稿件處理事宜,很快會得到回復,有時甚至是第一時間。審稿人也相對高效,今6月送審的稿件,7月中旬便得到了評審意見,修改完成提交后,8月通知交版面費。
出版科學審稿時間差不多一個月,審稿人意見給的有些很莫名其妙,對我做的東西不是特別理解,所以直接退稿。審稿周期比其它雜志要快些。驗證了一句話,投稿就是看緣分,有緣分則中,沒有緣分就不中。
出版科學在生態科學類期刊是比較好的,審稿人很犀利,看問題很專業的,編輯態度很好,處理問題速度很快,網上會有文章的審稿進度,一個月就會有回修意見,雜志不錯,推薦大家投稿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