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站啟動向量測試方法和結果分析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4-04-25 10:00:03
變壓器啟動向量分析。
電壓測量:大多數超高壓變壓器采用分散的三相主變布置。對于低壓側,一次接線需要人工調整才能完成Y-△轉移。Y-△轉移通過調整主變壓器低壓側套管至低壓側匯流母線的接線。接線圖如圖7所示。當主變壓器中壓側沖擊主變壓器時,由于變壓器內部的電磁感應,主變壓器三側的電壓互感器都是帶電的。此時,主變壓器三側的電壓核工作可以進行。由于主變壓器調整后的接線方式為Y/Y/△11連接,主變壓器低壓側電壓高于高壓側電壓30°,中壓側電壓與高壓側電壓角度相同。除主變壓器三側電壓核外,主變壓器中壓器兩側電壓也應與220kV母線相同。此時,電壓尺寸和角度一致,說明整個主變壓器三側電壓正確。中壓側沖擊后,當高壓側沖擊主變壓器時,主變壓器中壓器兩側也應與220kV母線一致。
電流測量:由于超高壓變電站的主變為分相布置,當低壓側升高座電流互感器的二次連接未處理時,為星形連接。對于主變保護,保護裝置的內部程序可以完成Y-△算法轉移,而測控、測量、故錄等二次裝置不具備此功能,因此需要通過搭接二次接線調整為角形,然后連接二次裝置。對于低壓側的總斷路器,間隔CT用于測量和測量繞組。低壓側升高座CT僅用于主變保護和主變故障記錄波。此時,有必要將故錄的二次繞組轉移到Y-△。升高座電流互感器非常適合備用繞組。在實際向量測試過程中,保護繞組以電壓為基準進行相位測量,然后檢查備用繞組和保護繞組的向量。在現場測試過程中,沒有使用此步驟。只測試其電流值,以確保無法開路。在測試過程中,盡量選擇相同的電壓作為參考。主變中壓側間隔CT和升高座CT向量六角圖如圖四所示,中性點和低壓側升高座CT向量六角圖如圖五所示。
主變壓側負荷向量試驗模型如圖10所示。高壓試驗沖擊完成后,還需要進行主變壓器三側驗證,主變壓器中壓側和220kV母線需要進行異電源驗證。在向量試驗中,結果應與中壓側試驗結果一致,高壓側電流方向與中壓側一致的向量圖如圖8所示。
變電站啟動向量測試結果分析是判斷變電站一、二次設備能否正常運行的重要手段。本文僅提供與幾種常見啟動模型相對應的向量測試方法和結果分析。在實際測試過程中,需要結合系統模式的負載特性進行CT極性綜合判斷。再次總結三個關鍵點:第一,向量測試的基礎是電流互感器1。二次繞組極性必須正確。因此,在施工階段,有必要控制每個電流互感器的極性,特別是主變三側和本體座椅的極性配置。第二,在進行測試前做好充分準備,預測每一步的測試結果,并給出相應的相角關系圖。在測試過程中,兩者相互比較。如果存在差異,需要仔細分析是測試方法的問題還是系統的故障。第三,測試結果應與設備采樣進行比較,以防止在負荷滿足設備采樣精度要求的情況下,在高精度測試儀的綜合比較方向上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