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粘接投稿地址
粘接詳細信息
粘接
Adhesion
粘接投稿要求
《粘接》征稿簡則:
一、文稿要求
來稿須具備創新性、科學性和規范性,力求論點明確、內容充實創新、文字簡練、數據可靠,圖表簡明清晰,篇幅一般以5 000-7 000字符為宜,中、英文題名應一致,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2漢字。中、英文作者、單位、所在地、郵政編碼均齊全,文前附中英文摘要(300字符為宜)、關鍵詞(3-6個)、中圖分類號和文獻標識碼。
二、計量單位
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公元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各種計數計量,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
三、圖和表
圖、表、照片要少而精,應有自明性,為便于編輯采用,表和流程圖不用圖片格式,數量關系盡量用圖表示,文字部分避免羅列與圖、表重復的數字。表采用三線表格,欄目簡潔明了,避免繁雜冗長。圖中點線要準確、清晰。圖、表需注明序號和英文翻譯。
四、專業符號
文稿、圖表中出現的大小寫外文字母或符號,正斜體及上下角標等要標注清楚。文中出現的縮寫詞、簡稱等,在首次出現時需要標明中文名稱,以后才可縮寫簡稱。
五、參考文獻
文后參考文獻的羅列,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排,文中以上角標的形式在引用處結尾句右上角標出,并與文末參考文獻序號一致,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不作為文獻列出,可在文中用括號注明。文獻作者3名以內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則列出前3位,后加“等”(英文加“et al”)。文獻中作者的“姓”全部大寫,“名”的首字母大寫,每篇文章的參考文獻數量20條為宜。關于電子參考文獻的引用,應以同步的紙質版本為主,無紙質版的電子參考文獻不宜過多。
六、文獻著錄格式
1.期刊:[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2.專著:[序號]主要責任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3.會議論文集:[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A]主編.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學位論文:[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D]保存地:保存單位,年份.
5.報告:[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R].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
6.專利文獻:[序號]專利所有者.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發布日期.
7.國標、國家標準:[序號]標準代號,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報紙:[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9.電子文獻:[序號]作者.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文獻出處,日期.
七、作者簡介
在文稿首頁下面標注,作者和通訊作者簡介,具體格式: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名族,籍貫,學位,職稱,研究方向或主要從事工作及E-mail。
八、基金項目
在文稿首頁下面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請附:基金項目批文復印件。
九、投稿
特別說明: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或重大課題,本行業類專業稿件,作者單位為科研院所及985、211大學或大型國企、事業單位,作者為副教授和副教授以上職稱均享有優先權。
十、約定
不得一稿多投,不得泄露國家機密,書名須無爭議,文責自負(如出現內容、圖標有抄襲或涉密等侵權行為本刊不負連帶責任)。根據出版要求,本刊有權對來稿適當合理的修改;稿件一經錄用,視同全體作者同意本刊用作他方使用,其他信息網絡傳播權(包括相應電子版復制權、發行權、翻譯權、匯編權等)以及其他媒體上的專有出版權,均歸本刊所有;如不同意,來稿時請注明。
凡經《粘接》公開發表的論文,均上傳至國內外主要文獻檢索機構,包括中國知網、萬方、維普、超星、龍源等數據庫和相關網絡媒體。如不同意上網,請提前說明。
粘接雜志簡介
《粘接》Adhesion magazine,創刊于1980年,是我國第一批公布的學術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統一刊號:ISSN1001-5922,國內統一刊號:CN42-1183/TQ,郵發代號:38-474。每月15日出版。
《粘接》是化學、化工行業創刊最早,資格最老的學術期刊之一,系中國科技核心、行業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期刊,《中國化工文摘》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湖北省優秀期刊,全國化工、高分子領域科技期刊,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報刊,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
《粘接》數據被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知網、中國萬方、維普、龍源、超星等電子數據庫收錄。此外,本刊還被中國版本書庫、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以及國內外上千所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收藏。
《粘接》雜志創刊40多年來,已連續出版期刊近400期,發表各類文章1萬余篇。
《粘接》作為中國科技核心、行業核心,自創刊伊始,便以注重國內外粘接及化學、化工領域的新理論、新動態、新成果、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和新材料等前沿信息服務,保障科學研究,服務現代社會為己任,始終堅持面向專家學者,面向廠礦企業,面向大專院校、面向社會大眾的服務宗旨,為我國化學工業學科的研究、學術交流和教育事業的發展正在全力以赴。
《粘接》主要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專論、材料科技應用、化學化工資源、發明創新試驗、工程技術優化、智能設計檢測。
粘接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粘接參考文獻
混合比例對聚氨酯粘接膠性能的影響
混合比例對雙組份聚氨酯粘接膠性能的影響。文章主要探究了雙組分聚氨酯粘接膠A、B組分不同的混合比例對其性能的影響。雙組分打膠機在自動打膠時A、B組分的混合比例會出現波動,影響雙組分聚氨酯膠的適用期及固化后的力學性能,通過檢測其不同比例下的力學強度可以確定雙組分打膠機合適的比例波動范圍,使其能夠滿足廠家的使用要求。
風電葉片二次合模用腹板粘接結構膠研究
以特種支化醇醚芳酯胺改性某縮水甘油醚自制增韌劑,以自有專利合成環氧改性脂環胺固化劑,然后以雙酚A型環氧樹脂、雙酚F型環氧樹脂、稀釋劑、玻璃纖維、觸變劑、功能助劑、酚醛聚酰胺和自制的特種增韌劑及脂環胺固化劑等為原料制備了風電葉片二次合模用腹板粘接結構膠,研究了其制備工藝和流變黏度、放熱峰和開放時間、拉伸強度、沖擊強度、玻璃...
二苯甲烷雙馬來酰亞胺二元芳香胺環氧固化體系的力學性能及熱學性能研究
以4,4’-亞甲基-雙(2-氯苯胺)(MOCA)和二苯甲烷雙馬來酰亞胺(BDM)為原料,通過Michael加成制得環氧樹脂(E-44)固化劑BDM-MOCA,探討了BDM-MOCA對BDM-MOCA/MOCA/E-44固化體系力學性能、熱穩定性、動態熱力學性能以及阻燃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固化體系的力學性能隨BDM-MOCA量的增加先增加后減小;體系起始分解溫度和T5%分解溫度隨BDM-MOCA用量的增加...
二苯甲烷雙馬來酰亞胺二元芳香胺固化劑的合成及其固化動力學研究
以二苯甲烷雙馬來酰亞胺(BDM)、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為原料,采用Michael加成法制得環氧樹脂(E-44)固化劑(BDM-DDM),通過紅外光譜(FT-IR)和液質聯用(LC-MS)手段驗證了所得產物為目標產物,用非等溫DSC法探究了BDM-DDM與E-44固化體系的固化過程,結果表明:非等溫差示掃描量熱(DSC)法能夠確定BDM-DDM/E-44固化體系的固化工藝。利用Kissinger方程...
高模量高Tg可降解環氧樹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通過季戊四醇將對羥基苯甲醛偶合得到含螺旋縮醛的二酚,進而與環氧氯丙烷反應兩步法制備了一種含有螺環縮醛結構的環氧樹脂DGDB,采用核磁共振氫譜、碳譜以及紅外光譜分析對樹脂的化學結構進行了詳細表征。以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DDM)作為固化劑對其進行了固化。實驗結果表明,DGDB-DDM固化物的T_g達215℃,楊氏模量達2062MPa,拉伸強度達91.5MPa...
熱門評論
按照粘接的投稿要求來寫的話,其實還是比較容易中的。專家給的意見和建議都很中肯的,且非常有建設性。上周將終審修改稿發回編輯部,應該問題不大。屬于比嚴格的一個期刊。有挑戰才有意思,值得一投!
該期刊編輯老師態度也很好,聲音很親切,打電話咨詢每次都很熱情及耐心,審稿老師給的審稿意見很專業也很有挑戰性,審稿返回意見很及時,文章對創新性要求高。粘接的質量真的不錯!
投了一篇關于園藝科學的文章,外審結果為小修,3個審稿人從不同角度提了一些建議,其中語言是否流暢是最關鍵的問題,需要仔細對待。編輯還會主動打電話來討論文章修改側重點,對文章能順利通過幫助很大。祝好運!
很順利,1月初投稿,3月初審回,修改后錄用,感覺還是蠻快的,粘接雜志編輯的速度也很快,由于我的工作太忙,給了一個月的修改時間,我一直拖到5月底才修改返回,6月初已達到錄用。
投稿后,等了2周,打了三次電話,說會幫我審稿。后來真的審理了,粘接雜志審核老師和編輯還是挺負責的,很快就通知錄用了,還沒投稿的小伙伴們快快行動吧。
雜志編輯認真負責,審稿速度快,今7月10號投稿,一個星期后通過初審,半個月左右,收到修改意見,七天后修回修改意見,10月12號收到錄用通知!粘接雜志的編輯很體貼,希望粘接雜志越辦越好!
粘接雜志編輯部的工作人員的態度都特別好,每次電話過去都是和風細雨式的解答,特別是我這篇文章的編輯老師,在審稿過程中給予我莫大的幫助,在此對他表示衷心的感謝!
從頭到錄用一共用了21天,其中外審19天,初審是秒送,后面來回修改三次回復都是按小時計的,修好當天就寄出錄用通知了。趕時間的小伙伴們的首選啊。
9月3號投稿,9月29號收到修改意見,10月8號錄用。只要數據分析真實充分,錄用可能性很大。感覺審稿速度還是很快的,粘接編輯部的郵件回復也很快。溝通無障礙。
編輯處理的很及時,態度也很好。外審意見大修,感覺只要按審稿意見認真修改就可以。給大家建議就是,一定要仔細改好了再投出去,要不然改來改去花費時間太長,自己不確定的東西千萬別放上去,那可都是專家啊,都精著呢。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