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摘要:廣西巖溶區面積約占廣西土地面積的42%,覆蓋了80多個縣級行政區,區內分布著具有全球典型性的以“桂林山水”為代表的峰林、峰叢巖溶地貌景觀及典型的巖溶生態系統,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亞熱帶巖溶類型。鑒于廣西巖溶的典型性、獨特性、代表性和重要的科學價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桂林和環江列入“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中。然而,與秀美的巖溶景觀相伴的是石漠化、生態系統退化、水土流(漏)失、地下水污染、旱澇頻發等長期制約廣西巖溶地區脫貧攻堅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資源環境問題。面對廣西巖溶景觀的特殊性和解決相關資源環境問題的迫切需要,長期以來國內外廣大專家學者開展了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的巖溶研究成果,解決了部分資源環境問題,提升了廣西巖溶研究的水平,促進了廣西巖溶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同時為我國乃至世界巖溶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廣西科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