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食品加工從業人員食源性致病菌帶菌率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廣西餐飲業食品加工從業人員食源性致病菌帶菌現況,為預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依據《國家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手冊》的方法,按分層整群抽樣原理,在2015-2016年間從14個市不同類型餐飲單位中選擇就餐人數較多的餐飲服務單位和學校食堂的食品加工從業人員,采集肛拭子,部分調查對象采集手表面拭子,進行食源性致病菌檢測.結果 共調查食品加工從業人員3 351人,其中采集肛拭子3 351份,手表面拭子523份.食品加工從業人員食源性致病菌帶菌率為10.38%,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率最高,為4.33%,其次是致瀉大腸埃希菌(3.07%)和沙門菌(1.73%).不同類型餐飲單位食品加工從業人員食源性致病菌帶菌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其中中型餐館食品加工從業人員帶菌率最高,為16.51%.不同衛生等級餐飲單位中,C級餐飲單位食品加工從業人員食源性致病菌檢出率高于A級和B級單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不同工種人員之間食源性致病菌帶菌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冷葷工的帶菌率最高,為18.07%;其次是廚師(11.29%).結論 廣西餐飲業食品加工從業人員食源性致病菌帶菌狀況不容忽視,相關部門應加強對餐飲服務單位的監督、監測,加強針對食品加工從業人員的健康教育和食品衛生知識的培訓.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應用預防醫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