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海和南海海域可培養烴類降解細菌的篩選及功能
摘要:【背景】海洋環境中蘊藏著豐富的微生物資源,其種類繁多而且功能多樣,在驅動物質循環及能量流動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海洋中烷烴化合物降解菌的分離篩選和降解功能研究已有文獻報道;但是對海洋中尤其是我國東海和南海海域,具有降解芳香烴類化合物功能的菌株分離篩選及其多樣性研究鮮有報道。【目的】分離篩選我國東海和南海海域具有烴類降解能力的可培養菌株,并對其降解功能和多樣性進行初步研究。【方法】分別從東海和南海海底沉積物樣品中篩選菌株,選擇不同的烴類化合物為菌株篩選的唯一碳源,采用梯度稀釋和平板劃線法分離純化得到單菌落,并利用相應烴類為唯一碳源進行生長驗證獲得該化合物降解菌。【結果】以肉桂酸、堿木素、十六烷等12種烴類化合物為唯一碳源,從樣品中共分離到63株具有烴類化合物降解能力的菌株,分別屬于3個門4個綱8個目10個屬,主要為紅球菌屬(Rhodococcus)、不動桿菌屬(Acinetobacter)、弧菌屬(Vibrio)、鹽單胞菌屬(Halomonas)、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兩大海域優勢降解菌差別較大,其中東海沉積物降解菌株主要為不動桿菌屬(Acinetobacter),而南海沉積物降解菌株主要為紅球菌屬(Rhodococcus)。【結論】我國東海和南海海域蘊藏著豐富的烴類化合物降解菌株資源,兩大海域優勢降解菌種類存在明顯差異,這將為我國未來可能的海洋環境石油污染的微生物治理儲備菌種資源。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微生物學通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