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熱帶森林叢枝菌根真菌與土壤結構的關系
摘要:研究了南亞熱帶不同演替階段森林土壤理化性質、團聚體組成、微生物群落結構以及球囊霉素相關蛋白(GRSP)含量,探討叢枝菌根真菌(AMF)與土壤結構的關系。結果表明:1)南亞熱帶森林土壤養分、大團聚體(粒徑>2000μm)含量、平均重量直徑(MWD)、AMF生物量以及GRSP含量均隨演替而增加。2)不同演替階段森林土壤團聚體組成的差異主要發生在10—20 cm土層,該土層總GRSP含量、易提取GRSP占比、AMF生物量、土壤有機碳(SOC)含量與其MWD具有顯著正相關性。3)相關性分析表明,在南亞熱帶森林,AMF生物量與其總GRSP含量、易提取GRSP占比、土壤微生物量、SOC含量具有顯著正相關性;總GRSP含量、易提取GRSP占比、AMF生物量、土壤微生物量、SOC含量與其大團聚體含量、MWD具有顯著正相關性,而與其中、小型團聚體含量具有顯著負相關性。以上研究結果表明,AMF能夠通過分泌GRSP、改變土壤微生物群落、促進土壤碳固持等措施影響南亞熱帶森林土壤結構穩定性。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生態科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