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與區試點對谷子農藝性狀的影響
摘要:為探究區試點與品種對谷子農藝性狀的關聯關系及影響效應,于2014和2015年分別在山西五臺縣(A1)、山西定襄縣(A2)、山西平定縣(A3)、山西省農科院高粱所(A4)、山西省農科院經濟作物所(A5)、山西省農科院谷子所(A6)和山西高平市(A7),選取種植谷子‘長雜谷1205號’(B1)、‘長農44號’(B2)、‘長生13號’(B3)、‘晉汾97號’(B4)、‘農大8號’(B5)與‘長農35號’(B6),每個品種3次重復。結果顯示,A1的谷子株高顯著高于其他區試點的,且其穗長顯著高于A6穗長。A2、A3生育期與A1、A7的差異達到顯著水平,A4的谷子穗粒重及產量高于其他區試點,A5在千粒重方面有促進作用。A6的主莖高顯著低于其他區試點,A7的穗長顯著高于其他區試點。通過一年多點綜合分析得B1品種的生育期、穗數在各地均高于其他品種,在穗長方面的變異度最高。B3品種在千粒重、主莖高方面的豐產效應最低,而B5在穗長、千粒重及產量方面的豐產效應最高。B6的穗長及產量的豐產效應為負效應,且其生育期、穗數及主莖高變異系數最高,但對主莖高的增高效應最高,而其穗數在A2表現最好。綜上所述,區試點與品種在谷子農藝性狀方面有交互作用,其中品種對谷子穗長、主莖高影響效應大。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國農業大學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