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入深度對無底柱分段崩落法放出體形態的影響
摘要:崩落體、放出體和崩礦步距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影響著無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礦過程中的損失貧化。以大結構參數單進路放礦試驗為基礎,進行了3.6m崩礦步距條件下5種不同鏟入深度的物理模擬放礦試驗。通過放出標志顆粒的位置信息獲取內部滑移面的位置,研究了鏟入深度對放出體發育形態的影響,并分析了鏟入深度與放出體之間的關系以及放出體與崩礦步距的匹配關系。結果表明:①3.6m崩礦步距、5種不同鏟入深度條件下,沿進路方向放出體發育的輪廓都大于崩落體的輪廓;②鏟入深度對放出體形態的發育有一定影響,放出體發育高度隨鏟入深度增大呈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放出體沿進路方向的發育寬度呈增加趨勢,從純礦石回收量、礦石回收率方面分析,鏟入深度為5.32m較好,相應的回收率為57.74%。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金屬礦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