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舊城改造研究綜述
摘要:舊城改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環境、民生、社會經濟等多個領域,利益關系錯綜復雜。本文從舊城改造的研究歷程、內涵、功能、改造模式、融資模式、利益相關者等方面對已有文獻進行系統的梳理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①舊城改造的研究區域逐漸從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向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擴散,所研究的城市的規模、性質逐漸由一線城市、文化歷史名城向二三線城市、新興城市等傾斜,具備由點及面、由特殊到普遍的演進路徑特征;②舊城改造的內涵不斷深化,學術界對舊城改造的認知已從單純的物質空間改造向包括物質、經濟、文化、社會等在內的舊城全面再生轉變;③在大量的探索和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微改造、局部改造和全面改造三種舊城改造模式,當前我國正在跨越“大規模拆除重建為主”的全面改造階段,轉向小規模更新修復的微改造和局部拆除插建的局部改造;④目前我國舊城改造的融資模式以財政支持和銀行貸款為主,但PPP模式、產業基金模式等多方合作的融資模式正逐漸興起;⑤政府、開發商、被拆遷戶是舊城改造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和博弈者,三者博弈能力存在較大差異,但價值取向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可通過引入公眾參與機制協調三者間的利益沖突;⑥當前研究存在著定量研究不足、缺乏對舊城改造的適宜性評價、實施效果評價、實施意愿調查分析等缺陷。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廣東土地科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