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西斜坡侏羅系八道灣組油氣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摘要:瑪西斜坡AH12井在侏羅系八道灣組首獲高產工業油流,開辟了瑪西斜坡油氣勘探新領域。該區八道灣組成藏條件、油氣富集規律及油水關系認識不清,導致后期部署多口預探井均告失利。綜合運用地質、地震及分析化驗等資料,對油氣藏類型、成藏特征及模式進行研究,并指出有利勘探方向。結果表明:八道灣組油氣主要來自二疊系風城組烴源巖;八道灣組一段一砂組辮狀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優質砂體與上部湖泛泥巖形成良好的儲蓋組合;海西—印支與印支—燕山2期高角度斷裂構成直通源型和接力型2類高效輸導體系。研究區油藏類型為斷塊和斷層-巖性油藏,受繼承性鼻狀構造、巖相及斷裂與砂體的有效配置等因素控制,具有“烴源巖供烴、斷裂跨層輸導、鼻凸聚集、斷裂巖性控藏”的成藏模式。該區中淺層油氣勘探應以構造背景為基礎,尋找有效輸導斷裂為重點,圍繞鼻凸帶進行勘探,克拉瑪依組、八道灣組及三工河組湖泛泥巖之下儲層為油氣勘探的有利方向。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油氣地質與采收率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