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南夏玉米區‘邯玉66’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規程
摘要:針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多年的試驗、示范結果,優化栽培技術研究及高產創建應用,探討了玉米高產栽培中的關鍵因子──氮、磷、鉀肥、密度與產量的回歸關系。研究結果表明:‘邯玉66’大面積高產群體產量結構指標為:收獲株數63000~67500株/hm2;每穗450~600粒,千粒重325~345 g,穗行數14~18行,行粒數33~35粒,單穗粒重160~210 g,穗長17~22 cm。‘邯玉’種植密度及N、P、K優化栽培技術方案:產量9750~10500 kg/hm2,優質有機肥60~75 m3/hm2,N 115~150 kg/hm2,P2O5300~375 kg/hm2,K2O 225~300 kg/hm2。在玉米品種‘邯玉66’特征特性、生產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播種技術、施肥技術、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收獲等方面進行了規定,制定了‘邯玉66’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規程,為玉米'高投入、低產出'向'高產、高效'的轉變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農學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