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稻作農業起源研究的新認識
摘要:浮選出土的植物考古新資料顯示,中國稻作農業起源可分四個發展階段:距今一萬年前后是稻作農業的孕育階段,長江中下游地區古代先民在通過采集狩獵開拓更多食物來源的同時,開始嘗試耕種野生稻。距今8000年前后是稻作農業形成過程的早期階段,社會經濟主體是采集狩獵,屬于農業范疇的水稻種植和家豬飼養僅是輔助性的生產活動。距今7000~6000年間的河姆渡文化時期仍處在稻作農業形成過程中,雖然稻作已成為社會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仍無法取代采集狩獵。距今5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時期稻作農業終于取代采集狩獵成為社會經濟的主體,良渚文化不僅是稻作農業社會建立的標志,也是中華文明起始的象征。稻作農業社會的建立為古代文明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古代文明的形成反過來又促進了稻作農業社會的建立和發展。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農業考古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