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3日江淮地區梅雨鋒暴雨的發展和維持機制
摘要:利用WRF模式對2013年6月23日江淮地區的梅雨鋒暴雨過程進行了數值模擬,并利用模式輸出的細網格資料進行診斷分析。結果表明:地面梅雨鋒、高低空急流耦合、低層輻合高層輻散以及中層短波槽的配置有利于暴雨的發生發展;暴雨主要由兩個中尺度對流系統的發展、維持、合并造成;低層輻合、高層輻散為暴雨提供了動力條件;高溫高濕環境為暴雨提供水汽及熱力條件。水汽及凝結潛熱的診斷分析表明,高空槽的抽吸作用與潛熱反饋的配合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向中層輸送水汽,使最大凝結發生在中層,加強低層的正渦度中心,二是向高層輸送源源不斷的熱量,避免凝結潛熱在中層堆積,有利于不穩定形勢和上升運動的維持,從而影響中尺度對流系統的移動和發展。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氣象科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