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月降水的時空變化及其與AO/NAO的時滯相關分析
摘要:運用旋轉經驗正交函數(REOF)和交叉小波變換方法,分析了長江流域1960—2012年月降水的時空分布特征及其與AO/NAO的時滯相關關系。結果表明:(1)長江流域月降水異常分布的局域特征明顯,可劃分為4個主要的空間異常型:兩湖平原型、東南丘陵型、西南型及北方型;(2)4個主要的空間異常模態的累計貢獻率達45.8%,其中REOF1(18.9%)的正異常區位于巫山及兩湖平原地區;東南丘陵一帶為REOF2(12.3%)的正值中心,REOF3(8.9%)突出了云貴高原北部和四川盆地南部的正異常區;REOF4(5.7%)的負值中心處于四川盆地北部及其以北地區。這4個模態的時間系數(RPCk)的變化幅度較大,且其位相均呈不規則的正負交替,表明各降水異常區具有復雜的時間演變特征;(3)4個主要異常模態與AO、NAO在特定時間尺度皆存在顯著相關的現象,巫山及兩湖平原地區、四川盆地北部及其以北地區的月降水均對AO表現出及時響應;東南丘陵一帶的月降水對AO、NAO的最佳滯后響應時間都較長。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氣象科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