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區城市擴張過程及形態對比分析——以東京、紐約和上海為例
摘要:大都市區化是全球城市化進程中的普遍現象,研究大都市區域城市擴張進程對理解其未來增長趨勢、區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大都市區土地擴張及區域間的對比分析,以及都市區發育過程中城市擴張的一般化空間模式還未被深入理解。論文選取東京、紐約和上海3個大都市區,獲取1990-2015年間3期Landsat影像數據,使用梯度和格網分析法,采用城市土地密度函數和城市擴張指數,從建設用地數量變化及其時空分布、城市形態變化等方面,多角度對比分析各城市不同階段建設用地增長的時空差異。結果表明:①大都市區邊界仍在不斷擴展,建設用地在研究期內持續增長;20多年間東京、紐約和上海的建設用地面積分別增長了63%、53%和233%;上海一直處于高強度擴張狀態,而紐約的城市擴張在后期幾近停滯。②大都市區建設用地密度從中心向外呈圈層遞減式分布,城市核心區和邊緣區半徑的增長最明顯;城市形態均趨向于緊湊。③新增建設用地時空異質性明顯。東京的遠郊新城不斷建設,紐約一些尚有發展潛力的區域次中心仍在擴張但速率逐漸放緩,上海的核心區增長劇烈并逐漸向遠城區推進。④大都市區域擴張先后經歷高速期-緩慢期-停滯期,擴張進程表現為核心區膨脹-次中心及新城建設-逐步形成穩定的多中心結構。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地理科學進展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