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鋼板或三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臨床效果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雙鋼板或三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安徽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自2011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9例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雙鋼板或三鋼板內固定治療。觀察并記錄患者術后骨折愈合情況、膝關節活動度、膝關節特種外科醫院(HSS)評分、并發癥發生率及下肢功能評分。結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隨訪,隨訪時間為1-12個月。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為3-7個月,平均骨折愈合時間為(5. 67±0. 89)個月;完全負重時間為4-11個月,平均完全負重時間為(7. 81±0. 54)個月。膝關節活動度方面,術前,伸膝活動度為0°-5°,平均伸膝活動度為(3. 40°±0. 52°),屈膝活動度為32°-65°,平均屈膝活動度為(41. 27°±0. 64°);術后1個月,伸膝活動度為0°-15°,平均伸膝活動度為(5. 90°±0. 73°),屈膝活動度為45°-92°,平均屈膝活動度為(75. 62°±0. 54°);術后12個月,伸膝活動度為0°-29°,平均伸膝活動度為(7. 23°±0. 89°),屈膝活動度為71°-120°,平均屈膝活動度為(92. 23°±5. 54°)。術后1、12個月,患者的伸膝和屈膝活動度均較術前明顯改善,且術后12個月改善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 05)。膝關節HSS評分方面,患者術前的膝關節HSS評分為20-43分,平均膝關節HSS評分為(31. 21±2. 12)分;術后膝關節HSS評分為60-91分,平均膝關節HSS評分為(78. 94±3. 21)分。患者術后的膝關節HSS評分較術前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 05)。下肢功能評分方面,術前,患者下肢功能評分為22-41分,平均下肢功能評分為(33. 16±2. 74)分;術后6個月,患者下肢功能評分為51-65分,平均下肢功能評分為(59. 78±3. 23)分;術后12個月,患者下肢功能評分為69-80分,平均下肢功能評分為(71. 23±2. 49)分。術后6、12個月,患者的下肢功能評分均較術前明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創傷與急危重病醫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