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角下青島民營制造業轉型升級新路徑
摘要:“十三五”時期是青島制造業全面對接中國制造2025,加快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率先實現由“先進制造”向“智能制造”跨越的關鍵時期,也是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工業增長新舊動力轉換的窗口期。青島民營制造業應發揮自身產業基礎良好、基礎設施完備、人才資源薈萃等30多年積累的戰略優勢[1],經由把握市場命脈,瞄準高端需求,積極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堅持問題導向、突出精準發力、努力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努力補齊短板、激發創新活力、培育形成新供給和新動力,重視機制創新、營造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政策環境等發展路徑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青島民營制造業轉型升級。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青島科技大學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