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地區湖泊深鉆揭示的中更新世以來環境變化
摘要:以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地區湖泊沉積鉆孔BDQ06(35°13'05"N,93°55'52"E;孔深106 m)為研究對象,基于古地磁測年建立的年代框架,通過對BDQ06孔沉積物粒度、總有機碳、有機碳同位素(δ13 Corg.)及C/N值等氣候環境代用指標的分析,重建了可可西里地區中更新世以來的古氣候古環境演化序列。根據各環境指標的變化特征將中更新世以來古氣候演化劃分為5個階段:929~660 ka B.P.,氣候以暖濕冷干交替變化為主;660~480 ka B.P.,與前一階段相比氣候暖濕程度降低;480~360 ka B.P.,氣候較為干旱;360~160 ka B.P.,氣候不穩定、波動幅度增大;160~5 ka B.P.,氣候再次轉為暖濕冷干的變化特征。929~610 ka B.P.期間氣候出現4次明顯的冷干時期,時間上與MIS 22、MIS 20、MIS 18和MIS 16階段相對應,此后氣候表現出明顯的趨冷、趨干特征,可能主要受全球變冷的"中更新世革命"(MPT)的影響;360 ka B.P.開始出現頻率增強的暖濕氣候波動,說明氣候不穩定,顯示出明顯的區域性特征;160 ka B.P.左右出現的較為干冷的時段,與倒數第二次冰期氣候相一致,之后環境溫度呈現出快速上升的趨勢,氣候演化進入末次間冰期-末次冰期模式,表現出全球氣候一致的特征。整體上,BDQ06孔記錄的氣候環境演變特征與全球氣候變化在冷暖事件上保持一致,但在持續時間、變化強度上存在一定區域性差異。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第四紀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