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冬青響應非生物脅迫的轉錄因子基因鑒定與分析
摘要:以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Maxim.ex Kom.)Cheng f.〕幼苗為實驗材料,對其轉錄組進行測序,篩選出質量體積分數18%聚乙二醇6000模擬干旱脅迫下差異表達的轉錄因子基因;在此基礎上,對干旱脅迫下差異表達bHLH轉錄因子的系統進化關系以及干旱脅迫和100mmol·L-1NaCl脅迫下差異表達bHLH基因的表達模式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沙冬青中存在49個轉錄因子基因家族,共包含1575個轉錄因子基因。干旱脅迫下沙冬青地上部有44個轉錄因子基因表達量的差異倍數大于等于2倍,其中33個轉錄因子基因上調表達,11個轉錄因子基因下調表達;地下部有57個轉錄因子基因表達量的差異倍數大于等于2倍,其中50個轉錄因子基因上調表達,7個轉錄因子基因下調表達。沙冬青響應干旱脅迫的差異表達轉錄因子基因主要分布于AP2-EREBP、MYB、WRKY、NAC和bHLH基因家族。沙冬青地上部和地下部表達量上(下)調2~5、5(含5)~10(含10)及10倍以上的差異表達轉錄因子基因數分別為28、7和9個,以及11、27和19個。聚類分析結果顯示:沙冬青6個差異表達bHLH基因編碼的氨基酸序列與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inn.)Heynh.〕bHLH基因編碼的氨基酸序列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干旱脅迫和NaCl脅迫下,沙冬青6個差異表達bHLH基因的表達受到不同程度的誘導。本結果為研究非生物脅迫過程中沙冬青調控機制提供了大量的轉錄因子基因資源。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