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體藥物相關消化道潰瘍伴出血患者的臨床特點及內鏡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相關消化道潰瘍伴出血患者的臨床特點及內鏡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潰瘍出血患者176例,其中2周內服用過NSAIDs的患者75例作為NSAIDs組,未服用過NSAIDs的患者101例作為非NSAIDs組,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特點及內鏡特征。結果NSAIDs組患者年齡(63.79±10.94)歲,非NSAIDs組年齡(50.03±12.95)歲,兩組年齡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24);出血前無消化道癥狀的比例:NSAIDs組42例(56.0%),非NSAIDs組25例(24.7%),兩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00);幽門螺旋桿菌(H.pylori)感染比例NSAIDs組為56.0%,與非NSAIDs組(37.6%)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5);而兩組患者性別、吸煙史、飲酒史、既往有消化道潰瘍或出血史的比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兩組患者胃鏡發現胃潰瘍、多發復合潰瘍、十二直腸球部潰瘍的潰瘍部位構成比不同(P=0.000),NSAIDs組胃潰瘍、多發復合潰瘍發病比例大于非NSAIDs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7,P=0.034),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發病比例小于非NSAIDs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結論NSAIDs相關消化性潰瘍出血在高齡中多見,出血前癥狀隱匿,H.pylori感染比例較非NSAIDs高,且兩組患者胃鏡發現潰瘍部位的構成比不同。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兵團醫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