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東鴨兒湖地區大氣中有機氯農藥特征及土-氣交換
摘要:采用聚氨酯泡沫-被動采樣法(PUF-PAS)采集鴨兒湖地區大氣樣,研究典型污染源地區大氣中有機氯農藥(OCPs)組成、來源及土-氣交換現狀。鴨兒湖地區大氣中OCPs主要組成為艾氏劑(Aldrin)、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六氯苯(HCB)、甲氧滴滴涕(Methoxychlor)和a-硫丹(α-Endosulfan),約占OCPs總量的84%。較高濃度Aldrin(平均濃度為161.25 pg/m^3)廣泛存在應引起高度重視。HCHs(平均濃度為89.64 pg/m^3)和DDTs(平均濃度為92.29 pg/m^3)普遍存在且含量高,污染程度比較明顯。HCHs異構體中β-HCH高于α-HCH,遠遠高于γ-HCH和δ-HCH,說明HCHs經過長期降解已逐漸穩定下來;來源分析推測存在工業HCHs的使用或者受大氣長距離傳輸影響。DDTs在各點位分布明顯不同于HCHs,且各點位DDTs的六種組成均存在很大差別,可能由于點位地理位置以及農藥使用情況導致;來源分析推測大氣中DDTs主要來自歷史殘留。鴨兒湖地區OCPs土氣交換研究表明,HCHs主要表現為從大氣向土壤中沉降;DDTs在大多數點位源于土壤中歷史殘留的揮發,部分點位受到大氣長距離傳輸影響。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地球與環境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