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擴散在南極文森灣海域熱鹽結構演變中的作用
摘要:利用22頭象海豹攜帶的CTD觀測到的2012年3-4月南極文森灣中西部海域的海水溫鹽剖面數據,研究了雙擴散效應在海水熱鹽演變過程中的作用.結果顯示,該海域雙擴散效應顯著,其中“擴散對流”作用在水柱中所占比例超過50%,并普遍存在于500-800dbar深度的深層水中;“鹽指對流”作用在水柱中所占比例不超過10%,存在于300-500dbar的中層水中;隨著時間進入南極冬季,海水結冰鹽析過程會使水體中重力不穩定狀態加劇.“擴散對流”會產生向上的熱通量和鹽度通量,熱通量大約在0.02-0.5W·m–2,鹽度通量平均在10–8m·s–1左右;“鹽指對流”則會產生向下的熱通量和鹽度通量,平均熱通量約為–0.5W·m–2,平均鹽度通量約為–10–8m·s–1.在結冰初期,文森灣陸架海域的海表結冰過程對低溫高鹽水體的產生具有補充作用,進而通過擴散對流作用使得高密度陸架水(DSW)在水體內部得到補充生長與積累.因此,雙擴散作用對于該海域高密陸架水的形成有不可忽視的貢獻.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極地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