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黃海綠潮暴發后綠藻顯微繁殖體的時空分布特征
摘要:基于2014年10至12月對黃海西部海域水體與沉積物樣品采集及實驗室萌發培養實驗,探究了綠潮暴發后該海域綠藻顯微繁殖體的時空分布特征。結果表明,調查海域綠藻顯微繁殖體呈現明顯的時空變化特征,總體上,高值區集中在如東及大豐海域,并向北逐漸降低。2014年10月~11月調查海域綠藻顯微繁殖體數量變化不明顯,然而,12月份,其數量顯著增加,尤其在如東及大豐海域。2014年11月如東和大豐海域水樣中綠藻顯微繁殖體豐度分別為16 ind/L和34 ind/L,12月綠藻顯微繁殖體豐度上升至62 ind/L和72 ind/L。2014年11月如東和大豐海域泥樣中綠藻顯微繁殖體豐度分別為7 ind/L和10 ind/20g,12月綠藻顯微繁殖體豐度上升至18 ind/L和28 ind/20g。并且靠近紫菜養殖海域的R1、R2、D2和D3站位綠藻顯微繁殖體數量顯著升高,12月份,紫菜養殖筏架上已經出現附生綠藻。因此,我們推斷紫菜養殖筏架上的附生綠藻釋放生殖細胞,可以使該海域綠藻顯微繁殖體能以更多的機會度過冬季惡劣的環境,為下年的綠潮暴發提供了物質條件。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海洋環境科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