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例難治性產后出血的治療體會
摘要:目的探討外科手術及介入手術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的結局,為臨床醫師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提供參考依據。方法回顧性分析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產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02例產后出血患者中,難治性產后出血26例﹙12.9%﹚的臨床資料。依據不同治療方法分為2組,采用外科手術的患者稱為外科手術組,共12例;采用介入治療的患者稱為介入治療組,共14例。比較兩組患者出血量、治療休克糾正時間、輸血量、住院時間、子宮切除率。結果 (1)12例外科手術組中4例為產后出血急診子宮切除術后再次腹腔內出血;1例剖宮產剔除肌瘤,1例瘢痕子宮剖宮產,1例剖宮產腹壁血腫,1例產程停滯剖宮產,1例兇險型前置胎盤合并穿透性胎盤植入,1例羊水栓塞;1例陰道壁裂傷至子宮下段,1例產后子宮收縮乏力。14例介入治療組,剖宮產3例,分別為1例子宮收縮乏力,2例晚期產后出血;陰道分娩11例,分別為2例子宮收縮乏力,1例胎盤植入,8例晚期產后出血。(2)外科手術組與介入治療組比較,總出血量[(5 600±850)m L vs(2 130±130)m L]、手術時間[(115±12)min vs(54±3)min]、休克糾正時間[(5.32±0.58)h vs(2.12±0.23)h]、輸濃縮紅細胞[(20.2±2.5)U vs(6.6±2.1)U]、子宮切除率[58.3%vs 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01)。結論兩種止血手術對于難治性產后出血均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但盆腔動脈栓塞介入治療具有微創、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的優勢;羊水栓塞、剖宮產手術縫合不當、嚴重彌散性血管凝血(disseminat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生命體征不平穩等難治性產后出血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止血方法。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婦產與遺傳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