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側方淋巴結清掃的再思考
摘要:直腸淋巴流向的研究從1895年D.Gerota的研究開始,提出了直腸淋巴流向可以分為上、中、下三個方向,經過很多學者的進一步研究修正,現普遍認為側方淋巴流向可以分為4個方向:1.前方,由膀胱下動脈,前列腺動脈,經閉孔動脈到髂總動脈;2.沿直腸中動脈到髂內動脈;3.沿著骶中動脈和骶外側動脈到腹主動脈分叉部位;4.沿著直腸下動脈到髂內動脈。側方淋巴結轉移主要發生在低位直腸癌,浸潤深度大于肌層者,而轉移的側方淋巴結并不包括在直腸癌全直腸系膜切除術(TME)范圍之內。NCCN直腸癌診療指南中沒有提及側方淋巴結的概念,日本大腸癌規約則認為有適應證的低位直腸癌應行側方淋巴結清掃術。西方學者認為直腸癌側方淋巴結轉移是全身疾病,側方淋巴結清掃難以改善總體臨床結局;日本學者則認為是局部疾病,對低位直腸癌規范手術為TME+側方淋巴結清掃。西方學者認為術前放化療可替代側方淋巴結清掃;東方學者則認為對于術前放化療不敏感的直腸癌患者,側方淋巴結清掃術仍不失為一個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案。低位直腸癌患者是否應行預防性盆腔側方淋巴結清掃仍存在爭議,但治療性側方淋巴結清掃術則是日本的直腸癌規范治療。不少研究報道了腹腔鏡側方淋巴結清掃術的初步探索結果,認為其是安全有效的,但其與開放手術的遠期腫瘤學結果對比仍需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驗證。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