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深部四級斷裂構造特征及與重要礦產的關系
摘要:貴州位于揚子陸塊、江南造山帶、右江造山帶的復合部位,自新元古代以來,發生了多次重要的構造伸展運動和構造擠壓變形。晚古生代之后的沉積活動,掩蓋了早期地質構造形跡。多位學者曾對貴州的深部斷裂進行過推斷,但由于資料不足、認識差異等原因,研究存在局限和爭議。在充分借鑒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綜合應用重力、航磁、地質等資料,提取了貴州深部四級斷裂構造體系。所推測的貴州深部Ⅰ級斷裂3條,呈“H型”結構;Ⅱ級斷裂15條、Ⅲ級斷裂12條,基底斷裂若干條,這些斷裂均在上一級斷裂的基礎上發展演化。根據人工地震剖面資料,進一步驗證了5條深部Ⅰ至Ⅲ級斷裂的展布特征,發現這些斷裂沿不同傾向延伸、切割深度達6~12km,為切穿沉積蓋層和基底的深大斷裂。結合四級斷裂構造體系及貴州省內重要礦產的分布,提出貴州金、鉛鋅、銻、錳、磷、鋁土礦分布與Ⅰ、Ⅱ、Ⅲ級深部斷裂構造具有空間聯系。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地質力學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