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治感染性疾病應樹立微生物思維模式:菌道之說
摘要:目前,我國規范的抗感染治療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困難。首先,對感染性疾病診斷的準確性缺乏認識,可能導致盲目的“大包圍、廣覆蓋”的經驗性抗感染治療。其次,對微生物感染的致病規律缺乏了解。微生物侵入人體后,致機體的病理生理變化有一定規律性,且具有特異性。這種致病性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抗菌藥物的療效,因而,在“宿主-微生物-抗菌藥”這個鐵三角中,僅考慮“微生物-抗菌藥”的雙向性,即使診斷正確,采用“大包圍”治療,同樣可導致抗感染失敗。所以,臨床醫師應依據微生物生存環境和致病特性的不同,即“細菌之道”,去探尋感染性疾病最大可能的病原體特性以及最佳的抗感染治療策略。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華臨床實驗室管理電子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