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性癲癇的術前評估及手術策略
摘要:目的探討頑固性癲癇的術前評估手段、手術治療方法及術后療效。方法研究納入了2009年6月—2017年6月于武漢腦科醫院就診的125例頑固性癲癇患者,男85例,女40例,年齡1-70歲,病程1-32年。所有患者術前均行視頻腦電圖(VEEG)監測和核磁共振(MRI)檢查,必要時加行磁共振血波譜(MRS)分析,部分患者還行了神經心理學評估。根據VEEG和MRI的結果,在術中皮層腦電圖(ECoG)監測下對患者進行手術,術后通過1年以上的隨訪來觀察手術療效。結果術后隨訪發現50例患者療效滿意,29例顯著改善,23例效果良好,效果較差19例,無改善4例,手術總有效率為81.6%,優良率為41.6%。其中80例行致癇灶切除術患者手術有效率81.3%,40例行前顳葉切除術患者手術有效率87.5%,3例行功能性大腦半球切除術患者手術有效率100%,1例行功能區皮層熱灼術的患者術后癲癇發作緩解50%,1例行迷走神經刺激術(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患者術后癲癇發作緩解50%。結論對頑固性癲癇患者行前顳葉切除、致癇灶切除和功能性大腦半球切除的療效較好,而單純行胼胝體切開、多處軟腦膜下橫纖維切斷術、皮層熱灼或VNS手術療效相對較差,因此術前應系統評估并準確定位致癇灶,盡量采取切除性手術,以提高癲癇外科的手術療效。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癲癇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