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方式下山地土壤酶活性對有機物輸入的響應
摘要: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天然林、次生林、人工林和園地)下山地土壤為研究對象,通過室內培養試驗,研究改變有機物輸入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有機物輸入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顯著低于對照,且隨著輸入量的增加其降幅減??;細柄阿丁楓天然林、米櫧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則隨著有機物殘體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均顯著高于對照。加入不同種類有機殘體時,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表現出葉殘體〉根殘體的趨勢,而多酚氧化酶活性與之相反。蔗糖酶活性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而降低,降幅15.5%-51.5%,而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卻隨之升高。多酚氧化酶活性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增幅高達97.6%,蔗糖酶活性則是隨溫度升高而不斷下降,在10—20℃時脲酶活性較高;土壤酶活性隨濕度的增加而增加,當濕度超過60%時,土壤酶活性反而下降,說明濕度60%是土壤酶較適宜的濕度。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福建林學院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