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貿易赤字:新加坡國際收支的演變及其啟示
摘要:20世紀80年代,拉美國家陷入債務危機,一些亞洲國家也受到影響。其中,新加坡表現出了更強的經常項目長期逆差承受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新加坡之所以能夠避免債務危機的沖擊,主要是因為受益于出口導向型的工業化發展模式、鼓勵外商直接投資的政策和其他經濟政策的長期宏觀目標的一致性。新加坡國際收支結構演變的經驗,對于理解今天中國的高杠桿問題也有著重要的啟示,即債務用途和債務結構比債務規模更為重要,當然,最終杠桿率還是要趨于收斂。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開發性金融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