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典型生態系統土壤有機碳積累特征與穩定機制
摘要:土壤有機碳是衡量生態系統穩定性、土壤健康與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標。喀斯特峰叢洼地土壤具有土被不連續、土層淺薄、高鈣、微堿性等特點,造成其有機碳分布、積累與穩定機制有別于其它巖性發育的土壤。基于此,我們在過去10年研究中,建立了基于探地雷達技術的喀斯特非連續性土壤及其有機碳分布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總量及其群落、碳氮循環相關功能微生物群落對喀斯特生態系統退化的響應,探討了喀斯特土壤叢枝菌根真菌群落分布特征及其對巖性、坡位等立地條件的響應,明確了外源有機碳和無機碳(碳酸鈣)輸入對喀斯特土壤有機碳礦化和積累的影響,從團聚體穩定性、有機碳礦化、激發效應、微生物生物量碳周轉角度明確了土壤有機碳的穩定性以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紅壤,初步闡明了喀斯特土壤有機碳的穩定性機制,并研發了土壤垂直漏失阻控技術、桑枝原位快速腐熟技術等喀斯特區土壤改良的關鍵技術。其結果對于揭示喀斯特生態系統土壤有機碳積累與穩定機制、評估喀斯特區土壤固碳的效應與潛力、提升喀斯特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有重要科學意義。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農業現代化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