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感染和慢性胃炎的關系
摘要:幽門螺桿菌(H.pylori)是一種微需氧、螺旋狀彎曲的革蘭氏陰性桿菌,易于在胃內定植,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細胞毒素相關蛋白A、空泡毒素和硫氧還原蛋白等多種毒力因子在H.pylori的致病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在炎癥早期可有粘膜固有層內中性粒細胞的顯著聚集,而后絕大多數患者會進展為慢性胃炎,以淋巴細胞浸潤為主。在白光內鏡下,H.pylori感染可有彌漫性發紅、胃竇結節和胃皺襞增厚等表現;在精查內鏡下,集合靜脈的缺失、胃小凹的擴大及上皮下毛細血管網顯示不清是H.pylori感染相關診斷指標。對于H.pylori陽性的萎縮性胃炎患者,強烈建議早期擇優選擇H.pylori治療抗菌素方案進行根除,以預防胃癌的發生。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臨床薈萃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