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向負載誘導小鼠椎間盤退變模型的建立
摘要:目的:探討建立軸向負載誘導小鼠椎間盤退變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將24只16月齡SPF級小鼠隨機分為模型組和對照組,每組12只。每日10∶00、15∶00、19∶00將模型組小鼠放入自制熱板鼠籠中,打開熱板并設定溫度為50℃,從小鼠開始跳躍至力竭約10min左右;對照組小鼠不做任何處理。分別于造模1個月和3個月后從模型組和對照組隨機抽取6只小鼠,采用頸椎脫臼法處死,完整取下L3~4椎間盤和L3、L4椎體,制作連續冠狀位切片后,分別行蘇木素-伊紅(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阿爾新藍-蘇木素(alcianblue-hematoxylin,ABH)染色,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腰椎間盤組織形態學變化,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腰椎間盤組織中Ⅱ型膠原蛋白的表達情況,并通過繪圖軟件測量椎間盤高度和軟骨終板厚度。結果:①腰椎間盤組織形態學觀察結果。HE染色顯示造模1個月及3個月后,對照組腰椎間盤組織基本正常;模型組腰椎間盤組織可見退行性改變,其中造模3個月后較造模1個月后退變更嚴重,椎間盤纖維環出現裂隙,軟骨終板分層結構紊亂、排列不規則,髓核破壞或皺縮,軟骨終板內出現多個骨化中心。ABH染色結果顯示造模1個月和3個月后,對照組軟骨終板細胞排列整齊,軟骨終板細胞數目較多,軟骨基質染色較藍,部分椎間盤軟骨終板內存在較少呈紅染的骨化中心,但骨化中心形態較小;模型組軟骨終板細胞排列混亂,細胞數目明顯減少,且軟骨基質染色變淺,軟骨終板出現多個骨化中心,且骨化中心形態較大。②腰椎間盤免疫組織化學觀察結果。造模1個月和3個月后,對照組Ⅱ型膠原蛋白在髓核、纖維環內層和軟骨終板均有陽性表達,染色較深;模型組Ⅱ型膠原蛋白的陽性表達在髓核中央及纖維環外層較對照組明顯降低,且造模3個月后Ⅱ型膠原蛋白在髓核與纖維環外層的表達較造模1個月?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醫正骨雜志社